我70歲了,為什麼要吃小兒溫刻痛?‍?

歷史的演進總是驚人,醫學的發展也不例外。 很多早期的理論觀念,會被後來的科學研究推翻,也有一些治療方法,剛開始出現的時候被大家覺得是離經叛道!

像早年因為胃潰瘍和精神疾病有關係,所以很多胃病的病人會被送到精神科去處理,甚至服用一些精神藥物?近年發現,其實許多病人是因為胃被幽門桿菌感染,因此造成胃壁長期發炎,只要用抗生素殺菌治療之後胃痛會迅速改善。

阿斯匹靈(Aspirin)這個大家目前都知道的心臟血管疾病的標準用藥,在一百多年前發明的時候,只是拿來止痛和解熱的,甚至當年販賣他的德國拜耳公司還特別在藥品包裝上標明:「阿斯匹靈不會影響心臟」。 早期阿司匹靈是大家常用的退燒藥,在台灣的商品名最常見的就是「小兒溫刻痛」,我們小時候感冒發燒的時候幾乎都會吃到這個藥,我自己就吃了不少,是家中常備良藥!

到了1950年代才被發現病人在開刀後如果吃阿斯匹靈止痛的話,出血量會增加,因此醫師聯想到是否可以把它拿來抑制病患的血液凝結,治療心臟和腦部的血管栓塞。 到了1980年代才有真正的研究報告證實阿斯匹靈可以預防病患的腦中風和心肌梗塞,這個時候距離阿斯匹靈問世已經接近100週年了!

劉醫師在20年前幫病人開立阿斯匹靈的時候,因為廠商還沒有換包裝,還是有「小兒溫刻痛」的字樣,就常常被問說為什麼我是大人要吃這個小朋友的藥?

#小兒溫刻痛可以治療心臟病?
#醫學上的昨是今非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