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臟衰竭的治療領域,最近這20年最熱門與進展最快的領域就是神經荷爾蒙的調整與乙型阻斷劑的使用。還記得那是西元2001年的時候,剛好是乙型阻斷劑在心臟衰竭的研究發表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一般醫師還是認為在心臟衰竭的病人是不可以使用乙型阻斷劑的,因為乙型阻斷劑的藥理作用會減少心臟的收縮力與心臟輸出量,有可能造成病人的呼吸急促與心臟衰竭發作的情形。

那個時候我還在台大當內科住院醫師,在醫學雜誌研討會的時候,我報告了一篇國際雜誌發表的乙型阻斷劑在心臟衰竭病人的正向治療結果,顯示乙型阻斷劑可以減少高達24%的病人不良結果[1]。 我非常敬愛的台大心臟科教授,也是心臟衰竭的專家,笑笑的對我說,你相信這個研究結果嗎? 那個時候的我,真的也不太相信,因為這個研究結果,與之前20年的心臟學理論基礎完全背道而馳。

如今事過境遷,又過了快20年,乙型阻斷劑已經建立他的江湖地位,已經有無數的研究證實它對心臟衰竭的療效,美國心臟學會的心臟衰竭治療指引也建議在心臟衰竭的病人應該要使用乙型阻斷劑[2]

然而這麼好的藥在剛使用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如同剛剛講的,乙型阻斷劑是藉由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會讓我們的心臟收縮力減少,從而慢慢達到讓心臟休息,減少心肌細胞死亡,調整心臟結構,以達到治療心臟衰竭的目的。 但是在剛開始使用乙型阻斷劑或是身體功能有變化的時候,因為心臟收縮力被抑制,往往會造成病人的呼吸喘或是水腫的症狀加劇。  而且乙型阻斷劑的功效在越大的劑量效果越好,所以使用時需要不斷地把劑量往上加大,直到病人無法忍受為止。

這點常造成病患的誤解,每次醫生說目前情況不錯,可以把藥物劑量再往上增加了,結果卻會發生病人症狀反而加重的情形,這點往往讓病人與家屬抱怨不已。

一般而言,要使用乙型阻斷劑的時候,要非常注意病患水分控制的情況,避免病人發生水腫或是呼吸困難的情況,甚至要考慮同時增加利尿劑的使用。 雖然很麻煩,但是為了長期的心臟的保護與治療,這是目前不得不然的做法。

有些醫師前輩只要遇到病人心臟衰竭症狀有變嚴重,就會考慮把乙型阻斷劑停止。 但是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甚至在病人因為急性心臟衰竭發作而住院,都不需要把乙型阻斷劑停止,某些病人反而會因為停止乙型阻斷劑而增加住院中的死亡率[3]

所以我常常說,西醫和中醫越來越像: 乙型阻斷劑非常類似中醫的「以毒攻毒」理論,雖然乙型阻斷劑短時間可能造成病人的心臟衰竭症狀加劇,但是長時間對病人的心臟功能、心臟衰竭症狀和死亡率都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希望如果您或您的家屬需要使用的時候,能夠配合醫師好好用藥。

參考文獻
1. N Engl J Med. 2001;344:1651-1658.
2. J Am Coll Cardiol. 2013:62(16):1495-1539.
3. J Am Coll Cardiol Heart Fail. 2015;3(8):647-653.

圖片

出處:N Engl J Med. 2001;344:1651-1658.


出處:J Am Coll Cardiol. 2013:62(16):1495-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