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白塔隨筆

您一個人來也沒關係 | 宇平診所

這個禮拜又幫兩位單身的病人做了心導管的手術,一位是中年未婚女性,一位是孩子全在國外的高齡長者。 通常這個時候,我的同事就會特別提醒我說:「劉醫師這個病人沒家屬喔!」 通常我的回答就是大聲地說:「沒關係的,劉醫師就是他的家屬!」

台灣的社會變化很快,從早期進行一個手術總是有10幾個家屬親友陪同、熱熱鬧鬧的,但現在小家庭為主,孩子們大了離家工作了,在門診區病房區或是手術房,陪伴的家屬慢慢減少,一個人來醫院的病患也不少。

一般的情況,手術中手術後,醫師要解釋病情,或是病患要回到病房的時候,護理人員總是往門外大喊一聲:「某某床的家屬呢?」 在手術前解釋病情的時候,醫師也反射性地會請病患家屬陪同,早期是為了讓病患家人方便安排時間陪同,近期則是害怕「醫療糾紛」,要家屬在場作證一下。 但是對於沒有家屬的人呢?

其實醫療法的規定,本來手術就是直接和病人本身說明就好了,只要病人本身是意識清楚而且有自主行為能力的,台灣與大部分國家的法律都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力,有沒有家屬在場並沒有很大的關係。 台灣現在的醫療環境會要求家屬在場與同意,大部分是為了醫療照護的方便,還有避免醫療糾紛的產生。

其實依照劉醫師個人的經驗,雖然家屬的幫忙在病人的身體休養與病情恢復期間是很重要的,但是我接觸過絕大部分的護理人員,都非常樂意照顧單身的病患。 而不管是醫療法律或是倫理的規範,在緊急的情況,如果是有需要的治療措施。只要醫師們一致認為是對病患有幫忙的,甚至不需要同意書就可以進行。 我就曾經和一位醫師同事一起簽署同意書,幫助一個昏迷但是聯絡不到家屬的病患進行緊急的手術。

目前台灣的社會,已經有將近ㄧ千萬人處在單身的狀態中,一個人來醫院看診或是接受治療不應該再是一件特別的事情。 通常在進行治療之前,我會問一句:「有沒有誰要通知的?」 如果病人的回答是說:「沒有耶,就我而已。」 我就會說:「您一個人來也沒關係,劉醫師會幫您好好處理!」

醫療法:https://goo.gl/aSMkxK
單身近千萬:https://goo.gl/QqdNZe

推薦文章

  • 為什麼我明明是心臟痛,到急診室還是要在那邊慢慢等 | 宇平診所

    為什麼我明明是心臟痛,到急診室還是要在那邊慢慢等??? 在邁向高齡化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急診系統早已負荷過重,急診室永遠都是滿滿的病患! 雖然每一位送到急診室的病患都是我們的手足親人,但是為了讓救治病人的系統可以順利運作,我們總是要有一個輕重緩急的先後順序,狀況緊急的病患先處理,身體有不舒服但是還沒
  • 您太老了,不能手術了⋯⋯ | 宇平診所

    「那怎麼辦呢?」 我想這個問題,不只是病人和家屬非常困惑,醫生們也非常迷惘⋯⋯^_^ 現在的醫療追求的是一個手術或是ㄧ種藥物用下去,藥到病除,一切就沒問題了,病患就健健康康的出院了?
但是實際情況是,還是有很大的一部分病人對現代的醫學治療無效,或是只有部分效果,而沒有完全恢復健康的狀態。 那接下來
  • 啊王醫師沒上班,那我今天不看急診了 | 宇平診所

    這是我二十年前在急診值班時發生的趣事: 一位阿婆走進急診室,問說她喜愛的王醫師有沒有上班,剛好那位醫師沒有值班,結果她就說那天不看急診了
  •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 宇平診所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哈! 你又胖了⋯⋯」 「我哪有?!」 「劉醫師看人家的體重最準了,下巴比上次又更圓了⭕️,胖半公斤我都看得出來。 要不然你去秤一下體重看看?」 中秋節前夕,我身為第一線診所醫師,總是要叮嚀一下大家,注意飲食,小心體重啊! 果然,這位剛步入中年的男子,我的老病人,在旁邊的體重計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