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白塔隨筆

您一個人來也沒關係 | 宇平診所

這個禮拜又幫兩位單身的病人做了心導管的手術,一位是中年未婚女性,一位是孩子全在國外的高齡長者。 通常這個時候,我的同事就會特別提醒我說:「劉醫師這個病人沒家屬喔!」 通常我的回答就是大聲地說:「沒關係的,劉醫師就是他的家屬!」

台灣的社會變化很快,從早期進行一個手術總是有10幾個家屬親友陪同、熱熱鬧鬧的,但現在小家庭為主,孩子們大了離家工作了,在門診區病房區或是手術房,陪伴的家屬慢慢減少,一個人來醫院的病患也不少。

一般的情況,手術中手術後,醫師要解釋病情,或是病患要回到病房的時候,護理人員總是往門外大喊一聲:「某某床的家屬呢?」 在手術前解釋病情的時候,醫師也反射性地會請病患家屬陪同,早期是為了讓病患家人方便安排時間陪同,近期則是害怕「醫療糾紛」,要家屬在場作證一下。 但是對於沒有家屬的人呢?

其實醫療法的規定,本來手術就是直接和病人本身說明就好了,只要病人本身是意識清楚而且有自主行為能力的,台灣與大部分國家的法律都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力,有沒有家屬在場並沒有很大的關係。 台灣現在的醫療環境會要求家屬在場與同意,大部分是為了醫療照護的方便,還有避免醫療糾紛的產生。

其實依照劉醫師個人的經驗,雖然家屬的幫忙在病人的身體休養與病情恢復期間是很重要的,但是我接觸過絕大部分的護理人員,都非常樂意照顧單身的病患。 而不管是醫療法律或是倫理的規範,在緊急的情況,如果是有需要的治療措施。只要醫師們一致認為是對病患有幫忙的,甚至不需要同意書就可以進行。 我就曾經和一位醫師同事一起簽署同意書,幫助一個昏迷但是聯絡不到家屬的病患進行緊急的手術。

目前台灣的社會,已經有將近ㄧ千萬人處在單身的狀態中,一個人來醫院看診或是接受治療不應該再是一件特別的事情。 通常在進行治療之前,我會問一句:「有沒有誰要通知的?」 如果病人的回答是說:「沒有耶,就我而已。」 我就會說:「您一個人來也沒關係,劉醫師會幫您好好處理!」

醫療法:https://goo.gl/aSMkxK
單身近千萬:https://goo.gl/QqdNZe

推薦文章

  • 您相信我 | 宇平診所

    您相信我,我相信現場的醫生
  • 醫生今天好像有點心情不好 | 宇平診所

    「醫生今天好像有點心情不好?」 親愛的FB,讓我懺悔一下吧……? 劉醫師一向最自豪的就是不管感冒生病,甚至值班半夜被叫起來幫病人急救,我都能夠用穩定低沉帶著自信的語調,向病人和家屬清楚地解釋病情?。 昨天也許是週末吧,讓我揣著放假的情緒上班;也許是第一個病人就糊裡糊塗地把打通血路的藥,自做主張多吃
  • 我們之間的距離⋯⋯⋯⋯在防疫之後 | 宇平診所

    這兩天有病患的家屬抱怨說,劉醫師在幫他的父親查雙腳 的水腫之後,洗手的時候塗抹了三次洗手乳,這樣讓他覺得不舒服………… 就是說劉醫師用手觸摸按壓檢查他父親的雙腳水腫之後,去旁邊洗手台洗手的時候,按了三次洗手乳,這個動作讓他覺得醫生有潔癖,感覺不舒服………… 疫情之後,一切都變了,以前因為心臟科門診
  • 體外反搏治療(EECP)算是另類醫療嗎? | 宇平診所

    如果一個治療在台大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振興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都有提供的話,您還覺得這個是另類醫療嗎? 如果一個治療在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和歐洲(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都有推薦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