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心臟管家

流感疫苗預防心臟病的效果和戒煙一樣好 | 宇平診所

先說結論好了,根據國外的研究,一般人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減少一半的猝死機會和兩成中風的危險,心臟病人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減少三成心肌梗塞的危險,保護的效果和戒菸一樣好

身為一個傳統的心臟科醫生 一直以來我對疫苗興趣缺缺,覺得那是小兒科和免疫科的事情 但是這兩年我的研究興趣轉向為預防醫學,才發現,早在新冠肺炎發生之前,疫苗就已經成了預防慢性疾病的最新模式,用疫苗來預防慢性肝炎和子宮頸癌變成一個很重要的醫學發展。​

近來研究顯示,感冒後心臟病發生的機率增加三倍以上 感冒引發的發炎反應會增加血液的凝固程度、造成血管收縮、以及血管內皮功能不良;感冒引起的交感神經活化和代謝異常,會讓心臟血流不穩定,使得血管斑塊容易破裂,引發心肌梗塞

而接種流感疫苗已經被證明可以減少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發生 所以不只美國CDC建議所有的美國成人接種流感疫苗,這兩年連美國心臟科醫師也不斷勸心臟病患打流感疫苗來減少住院和死亡率

大家想想看,如果您親愛的家人有了心臟疾病,每天要他記得吃藥是不是很麻煩呢? 但是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減少未來因為心臟病發作而住院的機會,而且效果竟然和每天固定吃高血壓、高血脂的藥物一樣,甚至和戒菸的效果一樣好,那是不是一年打一針還蠻值得的呢?​

這樣的觀念,不但顛覆了過去醫師們擔心心臟病患接種疫苗會產生心臟病發的危險,而且經過10年的數據顯示,反而心臟病的猝死機會減少很多,連沒有心臟病的普通人接種流感疫苗也減低心因性猝死的機會! 本來從基礎研究就知道心臟病的發生和發炎反應脫不了關係,臨床上劉醫師也發現一些老病患只要感冒就容易心臟病再發作,會喘會不舒服 現在真的是證明了,只要避免感冒,心臟病的發作機會就會減少​

就像胃潰瘍被發現與幽門桿菌有關係一樣,只要消滅了幽門桿菌,胃部發炎就會減少很多⋯⋯同樣的道理,減少流行性感冒,心臟血管的發炎也會減少,就避免了急性的心臟病發作,因此減少了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險​

對於心臟病人接種疫苗的好處已經很確定了,美國的醫生現在面臨的是很多心臟病患沒去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經濟不好或是沒有醫療保險的患者,他們拼命幫患者爭取費用的補助,也很羨慕像台灣的心臟病患可以免費的接種流感疫苗。​

雖然很俗,但是讀到美國心臟學會雜誌中寫的:「打流感疫苗預防心肌梗塞的機會和戒菸一樣好」 忍不住噗哧一笑

#戒菸好
#還是打流感疫苗好呢​
#心臟病的患者好像都應該來一針

文獻參考:https://lihi1.com/fKk3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1)

推薦文章

  • 為什麼我媽心臟衰竭要吃高血壓的藥 | 宇平診所

    這是一個病患與家屬常常會很困擾的問題,也是心臟衰竭治療中要花許多時間來解釋的部分。 早期心臟衰竭的治療,大部分使用強心劑與利尿劑,但是往往我們看到效果會隨著時間而遞減,最後還是會面對心臟功能逐漸衰退,與病情的持續惡化。 還好在1990年代,心臟學者們經過一連串的研究,證實了有一類的血壓藥:血管張力
  • 為什麼醫生還要他吃降壓藥呢?

    「我父親有心臟衰竭,平常血壓都偏低,為什麼醫生還要他吃降壓藥呢?」​心臟衰竭的患者,因為心肌收縮力不夠,推送到周邊血管的血流量下降,會造成血壓偏低的情況。 而心臟衰竭患者需要使用利尿劑或一些保護心臟用藥,也有血壓降低的副作用,會導致患者疲憊和頭暈的不舒服。​目前心臟衰竭常用藥包括:利尿劑⏩️ 體內
  • 我心悸,為什麼醫生要開焦慮的藥給我呢? | 宇平診所

    對心悸或是心臟加速的病人來說,治療上最大的困擾就是,醫生和病人都不知道目前的症狀: 是單純的心跳加速還是有參雜到精神方面的焦慮呢? 當心臟突然加速或是忽快忽慢的時候,會讓我們有恐懼、焦躁不安、害怕
  • 「勞動」不等於「運動」 | 宇平診所

    劉醫師在門診請大家去運動的時候,最常被拒絕的理由是:「我工作很累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