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白塔隨筆

面對超強傳播力的病毒,來懸絲診脈吧!​ | 宇平診所

​昨天一位我的護理同事心臟不舒服,臨時心跳加速,我幫她觸摸脈搏,是穩定的心跳,沒有太過強烈的搏動,推測應該是情緒比較興奮的關係,休息之後就比較好了,大家也鬆了一口氣。​

突然這時我想到,已經很久沒有在診間幫患者好好觸摸脈搏了⋯⋯⋯⋯⋯以前,劉醫師看診時常會幫患者觸診一下手腕上的橈動脈,可以即時了解患者的心跳頻率和心搏的強弱,對我們治療患者有不少幫忙

失去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這次新冠疫情的傷害之一

餐廳改為外送,看不到自助餐店的阿姨和咖啡店的服務生
教學改為遠距,看不到老師也無法和同學在下課聊天玩耍
醫生和病患彼此害怕,互相都擔心對方身上有病毒
醫生戴著口罩面罩防護衣和手套,不用想什麼聽診觸診和扣診了

我最近常想到的就是以前小時候聽說厲害的中醫師可以「懸絲診脈」,用一條絲線綁在患者的手腕上,觸摸絲線就可以感覺到病人的脈象,然後得到正確的診斷開始治療。 對不能接觸到的貴婦或是特殊病患,就可以避免禮教和感染的問題。​

雖然我們盡量用高科技的儀器彌補無法接觸病人的缺憾,但是生病除了治療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部分是關懷,不然就算身體好了,心是不會好的。 所以雖然戴著口罩,雖然隔得遠遠的距離,但是劉醫師總用盡所有的力量來努力微笑 擠出最多的魚尾紋 希望讓大家體會到醫生的關心和鼓勵,大家一起撐過這段世紀大封鎖的日子​

而陽光,很快就會來的​

#我也想要懸絲診脈​
#笑出魚尾紋

推薦文章

  • 不敢用手接禮物

    好久一段時間了,我不敢用手接下患者或家屬送的禮物​身為醫療工作者,能夠得到病人的感謝,不論是言語或是實質上的表示,都讓我深深地開心和感恩 只不過新冠肺炎發生之後,一切以防疫為重,保護患者,也保護自己,口罩戴得緊緊的,人與人的距離拉得很遙遠⋯⋯⋯​總算三年過去了,病毒慢慢消失 雖然之後的流行感冒還有登
  • 轉診成功 | 宇平診所

    轉診成功? 不知不覺,劉醫師成為阮綜合醫院合作的醫療群中轉診率名列前茅的診所醫師,雖然沒什麼好驕傲的,但是這代表了劉醫師的承諾。 當初離開醫院加入一個基層醫療行列的時候,許多病人會擔心在診所是否可以得到相同的醫療照顧,我總是很大聲地說:「現在政府在推動社區醫療雙向轉診制度,一定會和醫院合作,讓大家
  • 我們兩個父母都很健康,為什麼她會有心臟病? | 宇平診所

    一位媽媽當著他的女兒對我這樣說,我幾乎快要生氣了,孩子生病沒有錯,這對一個孩子而言,是不是太沉重的質問了呢? 很多的疾病和遺傳沒有關係,就算是先天性心臟病,也只有三成是遺傳造成的⋯⋯⋯很多的疾病本來就和父母沒有關係,我自己沒有病,為什麼我的孩子有? 這點醫生也不知道
  • 我爺爺80歲了,還要做心導管嗎 | 宇平診所

    在五年以前,劉醫師一定會告訴大家肯定的答案!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穩定的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藥物的治療效果也很不錯,我會提供大家更經過思考後的討論。 原因是,雖然醫師開刀的技術越來越進步,心臟的支架也越做越好,但是,國際專家指出藥物的研究與使用在這幾年也有很大的長進,對病患的血管也有很大的治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