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心臟管家

為什麼心肌梗塞總是突發

每次新聞報導又有病患因為心臟病發作而過世,總是讓大家心驚膽跳的,但為什麼心臟病總是那麼突然呢?

研究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之前是完全沒有症狀的 這真的是所謂「晴天霹靂」,也就是完全好好的人,突然心臟病就發作在自己身上,然後可能當場、或幾小時內就離開人間,這可是比癌症和新冠肺炎還要快速的病程呢!

心臟病那麼重要,如果有心臟的不舒服,大家都會盡早就醫,那為什麼會沒有症狀讓我們感覺到呢? 因為心肌梗塞是因為心臟的冠狀動脈產生突發的血栓阻塞血管,造成緊急的心臟缺氧情況,導致心臟功能不良甚至休克。 研究發現心臟的冠狀動脈,如果裡面有超過50%的血管內壁病變,就會有突發性阻塞的危險。 然而因為心臟本身的耐受性,冠狀動脈的血管狹窄超過內徑的70%才會導致血流不夠,引發心臟的胸悶不舒服,提醒我們需要看醫生。 也就是說,血管的狹窄超過50%就可能引發突發的心肌梗塞,但是必須到70%的話,我們才能自我察覺到心臟血流不足。

這類似我們家的火災偵測器的溫度設定太高,在溫度超過50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燃燒了,但是警報器到了70才開始反應,那當然會讓我們平常無法知道心臟有沒有危險性。 因此這兩年,醫生不斷提醒大家做健康檢查,在危險發作之前就找出病灶,及早治療。 千萬別等到心臟痛起來才開始治療,這樣往往會來不及,導致憾事不斷發生

#一半的心肌梗塞發作前沒有症狀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推薦文章

  • 【守護爸爸的心,用健康說愛 】

    小時候,爸爸的肩膀好高好寬, 牽著他的手,就覺得世界很安心。 長大後,我們才知道, 他用多少壓力與責任,守護著這個家。 爸爸總說:「我很好啦,不用擔心我。」 但中老年的男性, 往往因為長期工作壓力、飲食作息不規律, 更容易忽略自己的心臟健康。 父親節到了 不如陪爸爸做一次 #心臟檢查, 讓他能繼續
  • 像油桐花一樣,讓心回春

    每年這個季節,油桐花如期綻放,美得短暫卻令人期待。 但我們的心,不該只靠緣分開花, 而是需要細心照顧,才能穩定跳動、活力常在。 春天,是調理血液循環的黃金時機。 透過 EECP 增強型體外反搏療法,提升血流、改善心肌灌流, 幫助心臟減輕負擔,逐步找回有力又穩定的心跳。 不用開刀、無侵入性、治療過程
  • 我該不該選擇有塗藥的心臟支架呢? | 宇平診所

    從心臟科醫師開始在病人的心臟冠狀動脈放置血管支架開始,要不要使用上面有塗藥的支架,一直沒有一個好的答案。 心臟科醫師一直斬釘截鐵的說,放置有塗藥的支架對病人比較好,但是身為也在放置支架的一位心臟科醫師的我,不只一次的面對病人狐疑的表情,還有病人手上一堆從網路上找出來質疑塗藥支架安全性的資料,呵呵!
  • 為什麼放了心臟支架之後還要規律服藥呢?

    ​一直以來,心臟病患者要每天吃藥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最近很多患者質疑長期用藥的問題,仔細想想好像大家也有道理​癌症治療成功之後就不用再使用化療的藥物骨科開刀成功之後就不用再吃止痛藥物情緒問題處理好就不用再服用安眠藥那為什麼心臟裡面都放好支架手術成功了還要吃藥呢?​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在2023年發表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