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心臟管家

什麼是「收縮分率正常的心臟衰竭」?

一位50歲的男性來我們診所看診,走路會喘,但已經在好多醫院檢查沒有問題,心臟收縮分率正常,冠狀動脈也沒有狹窄的問題。 他只不過有高血壓和輕度的肥胖而已。 然而,經過詳細的病史與身體檢查後,我們判斷他有心臟衰竭的問題,是所謂的「收縮分率正常的心臟衰竭」(HFpEF)。

真是奇特又拗口的病例呀,但其實一點都不少見,這樣的患者,在美國超過3百萬人,甚至去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還專文介紹,希望不只是心臟科醫師,一般醫師也要了解這個疾病,因為每年的死亡率高達15%!

患者可能有高齡、高血壓、 糖尿病或是肥胖的危險因素,通常是呼吸喘,伴隨心臟病常見的水腫、心跳快或是靜脈擴張的表現,不過研究顯示有3分之一的患者,除了呼吸喘及運動能力下降以外,其他的身體檢查完全正常。 這樣的患者通常是因為心臟彈性變差、舒張功能不良,導致心臟血管循環退化,造成活動能力的障礙。 醫生可以透過儀器檢查得到一些蛛絲馬跡,大部分要靠著臨床的症狀和病史來判斷。

目前有少數的藥物可以提供治療的幫忙,運動的訓練和體重的降低也是目前治療的重點。 在醫師的治療下通常會有改善,不過如果忽視這樣的疾病,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重大的威脅!

#收縮分率正常的心臟衰竭(HFpEF)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參考文獻:
JAMA. 2023;329(10):827-838.

推薦文章

  • 真的要每天吃藥啊!等發作都來不及了​ | 宇平診所

    剛開始當主治醫師的時候,每次病人跟我說只想有需要時再吃藥,我都會苦口婆心地規勸,心臟藥一定要每天吃,以免意外⚠️​ ​ 後來發現很多老人家是說不聽的,醫生如果不生氣不罵人,不用強烈的語氣是聽不進去的,所以只好變臉,讓老阿公老阿嬤知道嚴重性⋯⋯⋯有時候還把跟診的護理師都嚇到了
  • 醫生說我家人不做心導管就沒辦法拔管,真的嗎? | 宇平診所

    醫生說我家人不做心導管就沒辦法拔管,真的嗎?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患,為了挽救生命,必須進行氣管插管並使用呼吸器來維持正常的氣體交換。 當病人逐漸脫離危險期之後,如果呼吸功能能夠恢復正常,我們當然希望病患可以不再依賴呼吸器,並且拔除氣管內管,讓病人可以順利轉出加護病房。 移除呼吸器的動作,常常是重症醫
  • 我懷孕15週,醫生說我有VPC怎麼辦呢?

    懷孕中心跳加速是很常見的情況,也常常引發準媽媽們的不舒服,有時覺得跳太快、有時覺得跳太大力,有時覺得忽然擠壓一下。​這是因為懷孕時身體的水分會增加30%以上,要供應胎盤和胎兒血液循環,所以心臟要更強力的收縮,每分鐘心搏也會增加10跳以上。 這時準媽媽體內的神經和荷爾蒙都在很高亢的狀況,再加上心臟因為
  • 我爸爸有在吃「保栓通」,請問開刀前要不要停藥啊? | 宇平診所

    目前認為,接受過心導管手術治療的病人,無論是單純氣球擴張術(Balloon angioplasty)或是有放置支架(Coronary stenting),都會造成血管內皮的破裂,因此短期內發生血管內產生急性血栓的機會都會增加,目前醫界的方法是使用所謂的抗血小板藥物(Antiplatelet age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