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醫學博采

我有糖尿病,為什麼醫生一直要我去驗小便呢? | 宇平診所

糖尿病會造成腎臟極嚴重的傷害,目前在台灣,糖尿病引發的腎臟病變已經是末期腎臟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台灣的民眾洗腎有將近四成是因為糖尿病造成的 [1]。 長期的過高血糖,會造成血管內許多發炎因子與內分泌激素的失調,造成微細血管內的張力過大與壓力失衡,以及腎絲球內的結構改變與纖維化。 當腎絲球被破壞之後,許多病患會有尿液中排出微量蛋白質的情況。 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好,進展到明顯的蛋白尿時(每天超過300mg),腎臟功能的退化往往就是無法恢復了。

目前對糖尿病引發的腎臟病變最重要的治療方法還是要加強血糖控制,以及早期發現。 醫師可以從病患的尿液中檢查出微量的白蛋白來早期發現是否有腎臟病變的情況。 一旦有發現微量白蛋白尿的情況(每天30-300mg),就應該加強血糖控制,同時把血壓控制得更低,一般要低於130/80mmHg以下,同時使用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來減少蛋白尿的發生與腎功能的退化 [2]

目前不論是美國的糖尿病協會,或是台灣的健保局都建議糖尿病的病患每年至少要檢查一次尿液的微量白蛋白 [3],這對病患的腎功能保護已經證明是長期有效的,希望大家不要怕麻煩,上個廁所就可以保護大家的腎臟功能喔!

參考文獻

  1. 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A7EACB4FF749207D&sms=587F1A3D9A03E2AD&s=460A00BC234B1923
  2. Acta Cardiol Sin. 2017;33:213-
  3. Diabetes Care. 2018; 41(Supplement 1)

推薦文章

  • 我吃了血壓藥結果腳水腫怎麼辦?

    台灣¼的人有高血壓,如果是40歲以上的成年人,更有38%的人罹患高血壓,所以高血壓用藥是很重要的健康問題。​然而,有許多的血壓藥物是透過血管擴張來降低血管的壓力,達到血壓降低的目的。 動脈血管放鬆,可以達到非常好的降壓效果,但是擴張的動脈會讓循環末端的微血管壓力增加,造成液體從血管內滲
  • 中年發福逃得了嗎?

    ​最近有參加國中、高中或大學的同學會嗎?是否發現好多同學都多了一個小肚子呢?是不是大家都說想瘦一點,但沒辦法腰圍就一直變大呢?​美國研究發現到40歲,平均我們會增加8-10公斤的體重, 除了因為沒有時間運動,多吃美食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荷爾蒙的變化。 上了年紀荷爾蒙減少,會導致身體的脂肪過多
  • 維他命B可以止痛是謠言還是真的? | 宇平診所

    之前有一陣子,只要是年輕的醫師都不太建議病人打針止痛,因為止痛藥物通常含有類固醇或是消炎藥的成分,這往往會有很嚴重的腎臟、內分泌或免疫系統的副作用。 然而最近有許多病人開始接受維他命B的注射治療,現今許多學有專精的醫生也開始給予病人這種治療,那麼到底有沒有效呢? 其實,維他命B與神經相關的研究進行
  • 原來的藥照著吃就好了 | 宇平診所

    原來的藥照著吃就好了! 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我們醫師在調藥的時候,最怕的就是一次把藥物調整太多,造成病人的身體需要重新適應,反而發生一些不舒服的反應。 所以每次有病人問我說:「那我原來在吃的藥是不是都停掉呢?」 劉醫師總是大聲地說「不可以!」 我一向希望原來的藥物能夠不變的就盡量保持,我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