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心臟管家

「勞動」不等於「運動」 | 宇平診所

劉醫師在門診請大家去運動的時候,最常被拒絕的理由是:「我工作很累 工作中就很多勞動了」 但其實醫學界一直知道,勞動者的身體並不會比較健康,工作中的肢體活動似乎並沒有身體帶來很多的好處。 休息時間的活動,例如:運動、娛樂、走路和工作中的搬運、走動、機械操作對身體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從歐洲心臟學雜誌最新的報導顯示,丹麥的學者分析了10萬名成人的運動模式,每週激烈運動4小時以上的人相較於不運動的人可以減少四成的死亡率和15%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然而,粗重工作的人、相較於靜態工作為主的人,反而有增加三成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而且隨著工作的體力勞動越多,心臟病危險越高,特別是研究中已經排除了患者的教育程度、薪資、抽煙、飲酒、以及種種與工作身分可能的影響。

目前我們認為對身體有益的運動是動態的肢體活動,運動中能增加心跳和呼吸次數,並且運動後要有足夠的時間休息,這樣對身體循環和心肺功能是有幫忙的。 然而,一般的勞動工作,通常是比較靜態的承重或是舉起東西的活動,對心肺的訓練不夠,而且常常以固定的姿勢或是奇怪的動作持續很長的時間,勞動之後的休息又不夠,這樣對心臟反而是有害的。 這樣的觀念也同樣被台灣的學者接受,而且在今年出版的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中有特別提到這個觀念。

從國外長期的公衛資料顯示,現代社會中的粗重工作者的身體健康是比較不好的,最新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勞動中的肢體活動對身體反而是可能有害的,所以請大家不要再拿工作很累來當作不運動的藉口,我們鼓勵大家要把握放假的時候多做運動 提高心肺功能、增進循環,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勞動和運動別傻傻的分不清
#粗重的勞動對身體真的不好

圖片出處: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1) 42, 1499–1511.

推薦文章

  • 【守護爸爸的心,用健康說愛 】

    小時候,爸爸的肩膀好高好寬, 牽著他的手,就覺得世界很安心。 長大後,我們才知道, 他用多少壓力與責任,守護著這個家。 爸爸總說:「我很好啦,不用擔心我。」 但中老年的男性, 往往因為長期工作壓力、飲食作息不規律, 更容易忽略自己的心臟健康。 父親節到了 不如陪爸爸做一次 #心臟檢查, 讓他能繼續
  • 請問劉醫師,有不吃藥的治療方法嗎 | 宇平診所

    最近這陣子,因為健保署調降藥物的給付,導致一些原廠藥物退出台灣,因此讓大家對於目前健保藥物的疑慮更為增加了! 雖然我們的藥物都是經過台灣政府的嚴格把關,但是不論醫師好說歹說,總是會遇到不安的病患和家屬問出下面這句話: 「有不吃藥的治療方法嗎?」 畢竟能不吃藥,就不會有產品的疑慮,也不會有藥物副作用
  • 所以我的心臟是正常的~~

    又是同樣的情況,在劉醫師花很多時間解釋病情和症狀之後,患者問了一個關鍵問題:「我的心電圖沒有看出什麼嗎?」「對,目前看起來還好」「所以我的心臟是正常的⋯」「不對呀,剛才不是解釋了那麼多」​因為心臟病有太多的無法預期,就算是一個很簡單的「心悸」,也有可能幾分鐘之後就演變成嚴重的心律不整,甚至需要急救;
  • 吃下去好累的乙型阻斷劑

    ​如果藥物也有排行榜的話,乙型阻斷劑應該是心臟用藥的前三名吧​早期常用來治療心悸心跳快的症狀,後來發現在心肌梗塞的患者,乙型阻斷劑可以降低心跳和收縮力,減少心臟的缺氧情況,保護心臟的功能。 這兩年甚至證實: 乙型阻斷劑用於心臟衰竭的患者,可以避免患者住院以及降低死亡率​但是因為乙型阻斷劑的是透過抑制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