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心臟管家

No Pain, No Gain 有痛苦才會進步 | 宇平診所

這是顛覆了傳統復健科和血管科醫師的最新觀念,希望週邊動脈疾病的患者可以得到新的治療方向。

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是因爲肢體的血管阻塞,導致足部或是小腿的血液供應不良,產生疼痛、冰冷和無力的情況,許多患者因此不良於行,甚至造成組織壞死而需要截肢。
因為周邊動脈疾病的典型症狀是走路的時候會腳痛,所以讓患者不敢多做活動,醫生也會擔心走路引發的疼痛是否會讓組織缺氧更嚴重,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目前的主要治療是用藥通暢血管、控制血脂肪和血糖、以及手術的治療,但是還是有許多患者反覆發作,難以根治。

不過最近的研究顯示,如果是在醫療人員輔助下的運動,雖然剛開始會相當痛苦和困難,但是持之以恆的努力個三到六個月之後,可以達到行走功能的進步。 這個月在美國心臟學會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更顯示: 有血管栓塞的患者進行運動時,要勉強進行到有疼痛的程度;相較於只是輕鬆的走路活動,有缺氧性疼痛感的運動對於下肢的運動功能和症狀都會有更顯著的改善! 這其實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觀念,長期以來,醫護人員對於患者走路會疼痛的情況都會請大家適當的休息,不要逞強。 但目前研究人員認為加強運動可以刺激粒腺體的活性,以提高細胞的能量,並且可以促進肌肉內血管的再生。

研究中,在醫療人員的指導下,患者在家進行每週五次,每次最多50分鐘的行走運動,一組患者行走的速度必須要達到肢體會疼痛的程度,另一組患者的運動則不需要有任何不舒服,結果在半年之後,運動強度達到會疼痛程度的患者的下肢行走能力比起只有進行輕鬆運動的患者有明顯的改善。

劉醫師推薦周邊動脈疾病患者的行走運動方式如下:

一、熱身: 伸展您的大腿和小腿10-20秒
二、啟動: 開始行走,加速到有點輕度到中度的疼痛
三、休息: 行走5分鐘之後休息
四、重複: 沒有疼痛感後再繼續行走5分鐘
五、冷卻: 完成幾次的運動循環後,進行5分鐘的緩慢走動,慢慢地停止下來
六、目標: 前兩個月慢慢增加到30分鐘,兩個月後整個運動時間50分鐘,每週五次

這是復健科、心臟科和外科醫師都還沒有的最新觀念,讓我們一起試試看,勉強去走一點路,持之以恆,也許可以改善血管缺氧的狀況

#周邊動脈疾病的患者更要多運動
#有點痛也是可以走

文獻出處: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2
Penn Medicine. 2022

推薦文章

  • No Pain, No Gain 有痛苦才會進步 | 宇平診所

    這是顛覆了傳統復健科和血管科醫師的最新觀念,希望週邊動脈疾病的患者可以得到新的治療方向。 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是因爲肢體的血管阻塞,導致足部或是小腿的血液供應不良,產生疼痛、冰冷和無力的情況,許多患者因此不良於行,甚至造成組織壞死而需要截肢。
  • 流汗更累?夏天心臟其實更吃力!

    氣溫升高,心血管負擔也同步飆升 最近的你.... 是不是也跟無臉男一樣整天無力飄浮、只想賴在冷氣房? 還是像龍貓一樣,一坐下就不想再動,連揮手都嫌累? 別小看這種「懶洋洋」的感覺可能是心血管在向你發出求救訊號 高溫天氣會讓血壓波動加劇、循環變差 心臟默默承擔超載風險 這時候就需要EECP體外反搏療
  • 心臟病患能不能打新冠肺炎疫苗呢? | 宇平診所

    心臟病患能不能打新冠肺炎疫苗呢? 今天一天就有八位病患詢問劉醫師這個問題,答案是: 可以可以可以
  • 【劉中平醫師親自體驗,用真實見證 NEO 減脂的改變】

    【劉中平醫師親自體驗,用真實見證 NEO 減脂的改變】 【劉中平醫師親自體驗,用真實見證 NEO 減脂的改變】 減脂從來不只是年輕人的事 隨著年紀增長,新陳代謝變慢、局部脂肪更易堆積 光靠飲食、運動,有時真的還不夠。 這次,劉中平醫師醫師親自體驗 NEO 熱磁減脂, 想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大家: 只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