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看診進度
即時看診進度
INTRODUCE

心臟管家

No Pain, No Gain 有痛苦才會進步 | 宇平診所

這是顛覆了傳統復健科和血管科醫師的最新觀念,希望週邊動脈疾病的患者可以得到新的治療方向。

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是因爲肢體的血管阻塞,導致足部或是小腿的血液供應不良,產生疼痛、冰冷和無力的情況,許多患者因此不良於行,甚至造成組織壞死而需要截肢。
因為周邊動脈疾病的典型症狀是走路的時候會腳痛,所以讓患者不敢多做活動,醫生也會擔心走路引發的疼痛是否會讓組織缺氧更嚴重,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目前的主要治療是用藥通暢血管、控制血脂肪和血糖、以及手術的治療,但是還是有許多患者反覆發作,難以根治。

不過最近的研究顯示,如果是在醫療人員輔助下的運動,雖然剛開始會相當痛苦和困難,但是持之以恆的努力個三到六個月之後,可以達到行走功能的進步。 這個月在美國心臟學會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更顯示: 有血管栓塞的患者進行運動時,要勉強進行到有疼痛的程度;相較於只是輕鬆的走路活動,有缺氧性疼痛感的運動對於下肢的運動功能和症狀都會有更顯著的改善! 這其實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觀念,長期以來,醫護人員對於患者走路會疼痛的情況都會請大家適當的休息,不要逞強。 但目前研究人員認為加強運動可以刺激粒腺體的活性,以提高細胞的能量,並且可以促進肌肉內血管的再生。

研究中,在醫療人員的指導下,患者在家進行每週五次,每次最多50分鐘的行走運動,一組患者行走的速度必須要達到肢體會疼痛的程度,另一組患者的運動則不需要有任何不舒服,結果在半年之後,運動強度達到會疼痛程度的患者的下肢行走能力比起只有進行輕鬆運動的患者有明顯的改善。

劉醫師推薦周邊動脈疾病患者的行走運動方式如下:

一、熱身: 伸展您的大腿和小腿10-20秒
二、啟動: 開始行走,加速到有點輕度到中度的疼痛
三、休息: 行走5分鐘之後休息
四、重複: 沒有疼痛感後再繼續行走5分鐘
五、冷卻: 完成幾次的運動循環後,進行5分鐘的緩慢走動,慢慢地停止下來
六、目標: 前兩個月慢慢增加到30分鐘,兩個月後整個運動時間50分鐘,每週五次

這是復健科、心臟科和外科醫師都還沒有的最新觀念,讓我們一起試試看,勉強去走一點路,持之以恆,也許可以改善血管缺氧的狀況

#周邊動脈疾病的患者更要多運動
#有點痛也是可以走

文獻出處: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2
Penn Medicine. 2022

推薦文章

  • 我竟然需要熱身

    小時候熱愛打籃球 每次下課的時候,就算只有10分鐘,大家也會衝去籃球場玩一下,然後再回教室上課 那麼趕時間,當然都是跑去跑回來,滿身都是汗,到了球場就投籃上籃,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熱身? 也完全不需要。​唸了醫學之後,當然知道熱身對於運動的重要性,但是因為讀書和工作非常忙碌,運動的時間常只有半小時,當然
  • 我到底有沒有心臟病啊? | 宇平診所

    我胸痛去急診室好幾次,但是醫生說我抽血都正常,稍微處理一下就讓我回家了,那我到底有沒有心臟病啊? ​ 這是很多心臟病友的問題也是醫生的困擾
  • 心臟病免開刀!打通身體缺血部位 | 宇平診所

    免開刀又安全的心臟治療有嗎? 心臟疾病已是台灣中高齡人口常見之問題,也是死亡率極高之隱患,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較差,手術勢必也會有一定程度之風險,不過現在多了 #EECP體外反博 這個安全的選項,也逐漸出現在各大媒體上被報導 ?您有聽過EECP體外反搏嗎? 觀看詳細報導影片? https://lihi
  • 心肌梗塞 不可以亂停藥!沒乖乖吃藥猝死多 | 宇平診所

    「我心肌梗塞已經5年了,為什麼醫生還要我吃藥?」 因為我們不想讓您再發作一次! 有些疾病,偶爾得一下沒關係,感冒腸胃不舒服無傷大雅,看醫生就好了。 有些病,像是相思病、愛出國的病,偶爾自我控制一下,疫情來了別亂跑也就好了。 但是有些病,我們真的不能讓您再得第二次。 心肌梗塞的病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在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