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醫學博采

利尿劑的哀愁

呼吸喘水腫的時候就用我,症狀改善了就嫌我不好,覺得我會傷腎臟
腎臟和心臟不好的患者常常會產生水分排出不良的情況,造成身體水腫以及呼吸喘的症狀。 這個時候醫生必須使用利尿劑讓水分排出,雖然利尿劑沒有辦法減緩身體機能的惡化,但在臨床上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水分排除不良的患者若引發肺臟積水的話,容易造成肺炎甚至呼吸衰竭的情況;長期水腫,也可能讓細菌侵入,產生蜂窩性組織炎。 適當的使用利尿劑,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減少併發症。

利尿劑過度使用,容易造成人體脫水的現象,影響腎臟功能,所以當病情改善的時候,醫師就會把劑量慢慢減少。 然而最近幾年,劉醫師碰到不少患者和家屬過度擔心,太早減少利尿劑的劑量或是停止服用,導致症狀復發甚至因此住院的情況。

我有遇過患者自行減少利尿劑造成肢體水腫復發惡化潰爛的情況;也有遇過患者忘記服用利尿劑,產生突發性肺水腫而緊急插管的換情況。

提醒大家,很多藥物都是有好處也有壞處的,醫生使用利尿劑一定是非不得已,請和醫生配合,密切觀察身體的情況,精確調藥才可以快速穩定病情並避免副作用的產生。

#利尿劑的必要性
#副作用的監控

推薦文章

  • 尿糖四個加號➕怎麼辦

    可愛的病人馬上把嘴巴捂起來說他都沒有亂吃喔 旁邊的家屬馬上準備要開罵的樣子,我趕快請患者再去驗一次手指指尖血糖看看還好沒有很高,而且這個患者的糖化色素最近都控制得蠻好的,應該不會在尿液中有那麼多糖的呀? ​ 我重新檢視他的用藥,果然其中有一種藥物,是會造成尿液中糖分上升的這類藥物屬於「SGLT-2
  • 醫療中最重要的時刻,什麼時候能停止治療呢?

    ​在台大醫院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教授常常說: 「不要只知道加藥,判讀病情好轉來減少藥物是更困難的事情」​可不是嗎,現在醫學發達,病情變化的時候我們醫生有好多種藥物可以開立,但是當狀況改善,什麼時候能夠恢復到完全不吃藥的狀態? 那就需要各方面的評估和判斷了。 太早減藥容易病情復發,而心臟疾病的再度發作,
  • 嗚~~我不要打針 | 宇平診所

    嗚~~我不要打針 我的診間就在醫院檢驗科的抽血站附近,所以常常會聽到小朋友大哭大鬧,大喊我不要打針的聲音。對於不喜歡吵鬧的人來講,這真是魔音穿腦!不過對我們這些喜歡生命的喜悅的人來說,就如同聆聽莎士比亞的鬧劇一般,開心悅耳:) 但是,遇到不要打針的大人時,那就是另外一番說服與辯論的大工程了。 到底
  • 還好有去檢查 劉醫師的烏鴉嘴

    這位患者兩個月沒見到,這次看診,他說已經接受過一次手術和癌症的治療了。​他之前長期在我的門診吃藥控制高血壓,最近連續兩次檢驗發現他的血紅素降低,同時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因此我建議他去做大腸鏡的檢查。 本來患者還有點不願意,不過我跟他說,我已經「鐵口直斷」出很多位大腸癌,希望他不會又是多一個。​言猶在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