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白塔隨筆

我是看你的FB來的 所以⋯⋯

昨天一位女兒,很孝順地帶著她80歲的母親來看我的門診,媽媽的狀況不太好,也吃了許多藥,但沒有明顯改善。 我想知道媽媽服藥的情況,所以問說:
「請問母親的藥品和病歷紀錄有帶過來嗎?」
「沒有,因為我住新竹,看到你的FB,就過來把媽媽從屏東帶來看診了。 不是看電腦就可以有資料嗎?」
「健保網路能看到的很粗略,沒辦法完全確認您母親是如何吃的,還有每種藥物的不同感受」

每次有患者熱情地告訴我是從網路看來的,劉醫師當然很高興,但通常心裡也會吭噔一聲 因為,實際在看診或醫療過程中的劉醫師,和大家網路上的感覺常常是不一樣的唷

醫生看診需要詳細研究病歷,檢討過去的藥物是否有規律服用,哪些有效哪些產生副作用,也要前後比較患者長期的身體變化,才有辦法做出正確的診斷。 在網路上發表的都是精簡過、成功完成治療的個案,但實際上的診療過程是要一步一腳印慢慢地釐清問題,才有辦法讓病人的健康改善。

劉醫師是沒有辦法像電視裡把病人帶過來,看5分鐘就知道是什麼疾病,一次看診之後就讓絕症消失的 我們需要患者和家人的長期配合,多次觀察調整治療方法,才能得到明顯的進步。

治療成功真的不需要名醫,而是需要認真的醫師和配合的家屬

#沒辦法一次看診就起死回生
#請盡量提供患者病歷和服藥資料

推薦文章

  • 不敢用手接禮物

    好久一段時間了,我不敢用手接下患者或家屬送的禮物​身為醫療工作者,能夠得到病人的感謝,不論是言語或是實質上的表示,都讓我深深地開心和感恩 只不過新冠肺炎發生之後,一切以防疫為重,保護患者,也保護自己,口罩戴得緊緊的,人與人的距離拉得很遙遠⋯⋯⋯​總算三年過去了,病毒慢慢消失 雖然之後的流行感冒還有登
  • 請問您有做決定的權利嗎? | 宇平診所

    「當然有! 也應該有,不是嗎?」 很多時候,會有病人偷偷跟劉醫師抱怨醫師們沒有給他什麼選擇,要就做某某治療,不然就沒辦法了⋯⋯ 雖然我們在當醫學生的時候,我們得到的教育就是要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希望讓病人有考慮的機會,和自己選擇的權利。 但是也許醫療的現場真的是十萬火急或是生死交關的,常常是讓大家沒
  • 醫生開的止暈藥沒吃 | 宇平診所

    病人來看診,說頭暈三天了,很不舒服⋯⋯那怎麼不吃藥呢? 「您不是有看過另外一位心臟科醫師嗎?」 「對啊,可是他開的藥我都沒有吃☹️」 「為什麼呢?」 「因為他沒有幫我做心臟超音波啊!」 那是一位我很敬重的心臟科前輩,人很厚道,醫學專業絕對超出我許多,但是為什麼病患不吃他的藥呢? 「請問醫生怎麼說的
  • 病急亂投醫

    最近家人因為腳趾頭疾病,影響行走能力,也造成情緒很不好。 當然我們認識的親朋好友醫界同僚又被麻煩了一圈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