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心臟管家

放支架後如果沒有症狀,需要常規做運動心電圖檢查嗎? 不一定要~~

真的嗎? 這樣安全嗎? 其實不只是您,這也是醫生長期的問題,進行心臟導管手術之後,要多密集的追蹤呢? 尤其現在大醫院心臟科門診一號難求,到底我們會不會疏忽了患者的後續檢查呢?

根據2023年6月美國心臟學院刊登的評論顯示,目前美國醫學界對於是否需要做運動心電圖追蹤,沒有很一致的看法,而美國心臟學會的治療指引也並沒有針對這方面做出建議。 然而作者Truesdell醫師引用了2022年發表在世界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報告,這是韓國心臟科醫師針對接受心導管手術患者,挑選出特別高危險的族群進行追蹤的研究。 結果顯示,不論是冠狀動脈的結構或是臨床症狀特別危險的患者,心導管手術後接受常規的運動心電圖、壓力負荷超音波或是核子醫學掃描,對病患的臨床結果都不會有幫忙。

作者Truesdell醫師是美國聲譽卓著的心導管手術醫師,也是美國心臟學院的院士,他指出: 根據研究顯示,心導管治療之後常規接受心臟功能測試對心肌梗塞、住院率、以及死亡都不會有幫助。 而接受運動心電圖或是心臟核子醫學掃描的患者,會有將近兩倍的比例接受再一次的心導管手術治療,然而這樣對後續的心臟安全性沒有幫忙。
美國心臟學院的專家建議,心導管手術後應該加強飲食和運動的調整、好好服藥、以及針對心臟症狀的追蹤,但是對於無症狀的患者,可以不用做常規的運動心電圖檢查。

#心導管手術之後的追蹤以症狀為主
#請好好遵從醫生的建議

參考文獻:
#https://pse.is/53vtq4
#N Engl J Med 2022; 387:905-915.

推薦文章

  • 為什麼我媽心臟衰竭要吃高血壓的藥 | 宇平診所

    這是一個病患與家屬常常會很困擾的問題,也是心臟衰竭治療中要花許多時間來解釋的部分。 早期心臟衰竭的治療,大部分使用強心劑與利尿劑,但是往往我們看到效果會隨著時間而遞減,最後還是會面對心臟功能逐漸衰退,與病情的持續惡化。 還好在1990年代,心臟學者們經過一連串的研究,證實了有一類的血壓藥:血管張力
  • 心臟病免開刀!打通身體缺血部位 | 宇平診所

    免開刀又安全的心臟治療有嗎? 心臟疾病已是台灣中高齡人口常見之問題,也是死亡率極高之隱患,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較差,手術勢必也會有一定程度之風險,不過現在多了 #EECP體外反博 這個安全的選項,也逐漸出現在各大媒體上被報導 ?您有聽過EECP體外反搏嗎? 觀看詳細報導影片? https://lihi
  • 心肌橋,我的心裡有座橋? | 宇平診所

    一位50歲的男性病人,因為心臟檢查顯示有明顯缺氧,所以住院接受了心導管手術,檢查之後醫生說沒有顯著的血管栓塞或是狹窄,只發現他有「心肌橋」,之後就安排病人出院追蹤了。但是因為病患還是有反覆的心絞痛,所以病患又去看了第二位心臟科醫生,結果醫生也認為血管攝影檢查沒什麼大礙,覺得根本不用吃藥治療,但是他
  • 請問劉醫師,有不吃藥的治療方法嗎 | 宇平診所

    最近這陣子,因為健保署調降藥物的給付,導致一些原廠藥物退出台灣,因此讓大家對於目前健保藥物的疑慮更為增加了! 雖然我們的藥物都是經過台灣政府的嚴格把關,但是不論醫師好說歹說,總是會遇到不安的病患和家屬問出下面這句話: 「有不吃藥的治療方法嗎?」 畢竟能不吃藥,就不會有產品的疑慮,也不會有藥物副作用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