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心臟管家

吃了很多藥還做過心導管手術,但心臟還在痛怎麼辦呢?

​胃痛會想吃胃藥,頭痛會放鬆休息一下,關節酸痛會想看醫生,但心臟痛呢,您可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要死了。


這也不是沒有道理喔,在美國心臟病更是長年高居死因的第一位,患者除了不舒服以外,還有對死亡的漫漫恐懼,那趕快看醫生吧,但如果吃了藥甚至進行了手術,還在痛怎麼辦呢? 怎麼對抗頑固的心絞痛呢?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總算多了一個治療的方法,透過儀器擠壓四肢的血管,讓心臟本身的血流量增加,降低循環阻力,可以有效減少心臟的不舒服,這種治療叫做EECP體外反搏。 最近的研究顯示,使用EECP治療,可以減輕心絞痛的症狀,明顯降低藥物的使用,並且可以改善心臟缺氧,提升患者行動能力。

我們自己的臨床經驗:許多心絞痛的患者接受EECP治療之後,不只症狀消失,可以恢復原來的運動量,甚至可以進行以前不敢想像的跑步,甚至爬山等運動。

#頑固的心絞痛
#死亡恐懼
#EECP體外反搏

參考文獻:
J Clin Pharm Ther. 2021 Jan 7;46(2):295–303.

推薦文章

  • 血壓藥有吃才降,所以是沒用的!? | 宇平診所

    血壓藥有吃才降,所以是沒用的!? 一位中年男性來看我的門診,最近頭暈,血壓在家裡已經160mmHg一段時間了,今天在我們診所竟然超過170mmHg ! 「您的頭暈可能和血壓過高有關,請問要不要考慮吃藥控制一下呢?」 「你們醫生的血壓藥是沒有用的,像我媽媽有高血壓,有吃藥就降下來,沒吃就又高了。」
  • 你就是「心絞痛」!

    「醫生,我應該不是心絞痛」「您描述的症狀完全符合心絞痛的標準呀!」「你不是說我的心電圖正常,抽血數值也沒有上升嗎?」​可是,心絞痛的患者在沒發作的時候本來心電圖就不會有什麼異常的呀 很多患者會困擾 為什麼看醫生的時候,心電圖、X光片、抽血的檢驗數值都正常,但是醫生判斷他是「心絞痛」,甚至直接宣告他有
  • 動脈粥狀硬化:從病理機轉到治療策略的全面解析

    動脈粥狀硬化:從病理機轉到治療策略的全面解析 動脈粥狀硬化,雖然在醫學界是個熟悉的名詞,對一般人來說卻常帶有距離感。然而,它幾乎貫穿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本質。若能理解它的發展脈絡與治療選擇,對於守護心血管健康具有關鍵意義。以下內容將從定義出發,帶你逐步了解其機轉、臨床影響、診斷與治療,以及最重要的預防
  • 根據多年的研究證實,體重每下降1公斤,血壓就會跟著下降 | 宇平診所

    這位中年病患,雖然有五年以上的高血壓病史,但是經過上一次劉醫師的恐嚇和威脅之後,把他的宵夜戒掉了,每天也多走了10分鐘的路去上班,因此體重降低了3公斤,血壓明顯比之前要好多控制了。 您的體重降低,血壓就會跟著降低喔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