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白塔隨筆

不公平

​學校老師每天都看到學生,可以觀察孩子的狀況每天調整 每天訓誨
體育教練每週可以看到運動員好幾次,可以密切追蹤體能的變化
房屋修繕的師傅也是每天到場,觀察裝潢結構的恢復情形

只有診所醫師好像不能常常看到病人,也許是大家都害怕進到醫療院所,或是擔心醫生愛賺掛號費,每次希望病人早點回診,幾乎都被拒絕

大家都希望好幾年的病,看醫生一次就完全好起來

全身不舒服好像快死掉一樣的疾病,堅持看診後一個禮拜之後再回來讓醫生追蹤~~要是三天後病情變差怎麼辦? 萬一明天臨時有變化怎麼辦?

醫生治病和教育、體能訓練、修理東西一樣,需要逐步觀察,看病情的變化來做調整; 第一次用的往往是嘗試用藥,有可能先用比較強的治療把症狀壓下來,也有可能先用比較弱的藥方觀察反應如何,都要過幾天之後再做調整。

勉強醫生一定要幾天或是很多天之後再回來看診,那只是造成醫療的壓力,也會增加治療的不確定性。

雖然現在是一個網路科技化和高速變遷的時代,但是我們人體和幾千萬年前差不多,還是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才有辦法恢復健康。

#請讓醫生多幾次觀察您的症狀
#早點回診比較安心

推薦文章

  • 如果我的家人生病要找誰呢? | 宇平診所

    最近一位前輩聊到他的母親生病的經過,聽起來像是一般的腸胃疾病,但是在三家的公立及私立醫院來來去去,急診門診加住院,連續一個多月都沒有辦法順利處理完成。 聽完他的疾病描述,覺得也許是因為病患年紀已經超過80歲了,或是因為連續幾次都是急性發作緊急去急診就醫,或是因為急救責任區的關係被送到不是平常看的醫
  • 怕死怎麼辦? | 宇平診所

    我最近和幾位80幾歲的老人家討論這個問題,非常有趣的發現,人不會因為老就比較不怕死! 常言道:「老小老小」,老人家往往個性像孩子一樣,小朋友怕死,老人家也會怕死。 小朋友應該要怕死,這樣才會乖乖聽話,有道德守紀律;年輕人也應該要怕死,這樣才不會血氣方剛,逞一時之快;我也該怕死:我有兩個小孩要扶養長
  • 希望我永遠是那個最後放棄的人 | 宇平診所

    有好幾次,我是那個最後和家屬說「我們沒辦法了」的醫師,其實大家應該覺得這樣很「崇 高 偉 大」,一點也不是! 現在的醫療環境,如果你沒有早點告訴病人的家屬情況不好,給大家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一旦突然發生什麼樣的不幸情況,面對的往往就是投訴、醫療糾紛、甚至是法律訴訟。 也許我還是那個小醫生,還沉靜在當
  • 沒有一個病人是數字 | 宇平診所

    多年以前在住院醫師訓練的時候,曾經有一個月我在台大心臟加護病房輪值,我們照顧的患者都有非常嚴重的疾病,身上插滿了管路,意識常常是半昏迷的狀況。 我們住院醫師每天早上七點以前要到達病房,開始研究病患狀況、和主治醫師討論開會、幫病患檢查治療、安排患者轉進轉出,通常下班都是晚上八點之後的事情。 護理師的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