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看診進度
即時看診進度
INTRODUCE

白塔隨筆

你怎麼不早說

​一位70歲的婆婆看我的門診三次了,一切有了進步,不過今天有點緊張,因為從來沒到過我們診所的女兒來陪診了

看得出來媽媽把女兒教育的很好,一身專業套裝,頭髮妝容打扮精緻,在今天上班日有非常銳利的眼神

「醫生我要跟你說,我媽媽很多都沒有告訴你喔。」
「我媽媽平常都不是這個樣子的⋯⋯」
「媽你怎麼這個也沒告訴醫生呢?」
「你這麼不舒服,怎麼不早說呢?!」

好像有點劍拔弩張的樣子,不過這種狀況劉醫師見多了,很久沒有來參與家庭活動的家屬,就是會特別關心和在意細節,而這樣大量的情緒宣洩 往往無法被病患本人接受。

「好,我要去上班了,再麻煩醫生一下。」
「沒問題,請放心 還有任何狀況請隨時和我們聯絡唷!」

女兒一陣風 離開診間之後,患者瞬間放鬆下來,大聲地說我在你這邊看病,這幾個禮拜就今天最緊張最不舒服

「沒事沒事,女兒就是關心呀,她是擔心您才特別來這一趟的。」
「關心到一直罵我,這樣子⋯⋯」

關懷的方式不適宜,對家人反而會成為壓力,也容易成為爭吵的原因。
陪伴和聆聽,不一樣的觀念慢慢談,永遠是愛能傳達的真諦

#你怎麼都不說呢
#有些話就是說不出來

推薦文章

  • 82歲的高跟鞋 | 宇平診所

    ​以下非關政治
  • 糟糕!我笑場了 | 宇平診所

    應該有兩三年了,我好像被病人們歸類為嚴肅的醫生。 不只一次的,經過我衛教之後的病患與病患家屬的反應是:醫生你罵得很好!他就是該罵一下! 可是我真的一點沒有要罵人的意思呀!我只是覺得這個藥物很重要,請病患一定要好好吃藥呀! 如果一個抗小板藥有好好吃的話,可以減少心臟病的復發率30%以上,那是不是應該
  • 為什麼我明明是心臟痛,到急診室還是要在那邊慢慢等 | 宇平診所

    為什麼我明明是心臟痛,到急診室還是要在那邊慢慢等??? 在邁向高齡化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急診系統早已負荷過重,急診室永遠都是滿滿的病患! 雖然每一位送到急診室的病患都是我們的手足親人,但是為了讓救治病人的系統可以順利運作,我們總是要有一個輕重緩急的先後順序,狀況緊急的病患先處理,身體有不舒服但是還沒
  • 劉醫師改行做醫美了 才不是 是開始向腰圍宣戰了

    最近我常常在網路上談論腰圍的重要性,那不是一向是整形外科或是醫學美容的領域嗎? 難道劉醫師要轉行了嗎? 才不是呢​因為美國心臟學會這兩年一直在強調,腰圍比體重更重要,褲子的尺寸可能比身體質量指數BMI更能夠預測您未來心臟的風險 為什麼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肌肉和脂肪的重量相當甚至更重,一個全身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