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心臟管家

上半身的運動對心臟有幫忙嗎? | 宇平診所

這是上週患者問到的問題,因為我會習慣請心臟病患者多運動,不過遇到病人說他腰痛腳痛的時候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那坐輪椅的人有辦法做一些對心臟好的運動嗎? 好像有氧運動都是騎腳踏車、走跑步機、爬山這種用兩隻腳的運動呢?!

對啊,好像強化心肺功能的運動都跟雙腳有關係,畢竟兩隻腳、大腿小腿和臀部有大量的血流供應,直接進行腿部的活動,對循環機能的幫忙是迅速又直接。 但是不良於行的人怎麼辦呢? 另外很多朋友喜歡做重量訓練,可是不太喜歡有氧活動,因為重訓可以增加肌肉量,會有好看的線條感;那重量訓練對心臟的幫忙怎麼樣呢?

其實還是有幫忙的呦!根據研究顯示,只要持續三個月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的雙手運動,就可以降低血壓,提升高密度、也就是好的膽固醇,並且可以減少心血管的發炎。 雙手的運動只要幅度夠大,可以順帶運動到我們的胸部、背部、上腹部的肌肉,如果是類似伏地挺身的體操,也可以讓我們的臀部以及核心肌群活動。

雙手的握力可以預測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會:握力每下降 5 公斤,心血管死亡風險就會增加 17%。 在美國追蹤消防隊員長達10年的研究顯示,同樣接受體能訓練的消防隊員,能做越多伏地挺身的人,未來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就越少,在限定時間內能做超過10下伏地挺身就有保護的效果,能連續做40下伏地挺身的人會減少很多心臟病的危險。

不過畢竟雙手不如大腿的體積和血流量,所以若是方便的話,雙腳運動還是很重要的。 如果著重於雙手的運動,建議上臂的擺動幅度要夠大,時間要足夠,至少一次要30分鐘以上,一週進行三次,最好能夠搭配一些上半身的動作,才會有良好的心臟循環訓練效果。

#上半身的運動也不錯

#有運動就會有幫忙

參考文獻:
Lancet 2015;386(9990):226.
JAMA Netw Open. 2019;2(2):e188341.

推薦文章

  • 「上醫治未病之病」,預防應該要重於治療

    因為先生突然心臟病發過世,所以來看診當然好呀 但如果能再早一點有多好呢​身為心臟科醫師,幾乎每週都有患者告訴我類似的話,因為家人生了重病或發生意外,所以來檢查自己的身體。 雖然很高興,也很願意幫大家即早偵測心臟疾病,但如果出事的那一位也能夠更早一點發現,那該有多好​大家都崇拜英雄,醫學界也是,幫大
  • 《心臟也來參賽!2025世壯運,你的心準備好了嗎?》

    《心臟也來參賽!2025世壯運,你的心準備好了嗎?》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熱烈展開, 來自全球的壯年好手們在賽場上拼盡全力、突破極限
  • 阿嬤應該裝心臟節律器嗎?

    這個問題很簡單~~ 因為心臟科教科書20年前就已經有明確的答案,在心臟跳動不良而且有症狀的患者,裝體內心臟節律器是很好的治療方法,也有詳細的檢查步驟和規範。​這個問題也很困難~~ 因為沒有人想要裝一個機器在自己身上,一輩子不能拿下來就算了 還要擔心裡面吧電池會不會沒電​更別提需要裝心臟節律器的大多是
  • 北歐的醫師怎麼治療心臟衰竭呢 | 宇平診所

    北歐的醫師怎麼治療心臟衰竭呢? 一直以來,人們總是上天下地尋找長生不老的藥方;我們現代的醫師,則是透過醫學期刊和學術交流來知道世界上最新的治療方法。  最近看到瑞典發表的研究報告,北歐的醫師治療心臟衰竭的最新結果: 他們針對心臟收縮分率低於35%,而且症狀屬於重度的(NYHA functional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