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醫學博采

腹直肌分離症狀有哪些?2大專業修復方法,產後媽媽必看!

腹直肌分離症狀有哪些?2大專業修復方法,產後媽媽必看!

生完寶寶後,是否發現肚子怎麼瘦都瘦不回去?不僅穿衣服不合身,連彎腰、抱小孩都覺得使不上力?小心,這可能就是「腹直肌分離」在作怪!其實腹直肌分離是許多產後媽媽常見的問題,只是常被誤以為是單純腹部鬆弛,延誤了修復時機。如果你也曾疑惑「腹直肌分離症狀」有哪些的話,不妨藉由本文整理的專業資訊,帶大家輕鬆學會修復技巧!

腹直肌分離是什麼?產生原因有哪些?

懷胎十月,好不容易把寶寶順利生下來,孩子一天天長大,生活漸漸步上軌道,但你卻發現自己肚皮還是鬆鬆垮垮的,甚至腹部正中間有一條明顯凹陷,怎麼看都覺得哪裡怪怪的。這時候,你可能才從朋友口中聽說:這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更讓人驚訝的是,有些媽媽產後好幾個月甚至1年,肚子還是鼓著,還會覺得脹氣、排便不順,甚至連打噴嚏或抱小孩都可能出現輕微漏尿,讓人不禁感到擔憂?許多人都是等到產後回診,才從醫師口中得知這個名詞。

腹直肌分離的定義|不是變胖,而是肌肉真的「開了」

腹直肌是什麼?它是一對沿著肚子中線、從胸骨延伸到恥骨的長條形肌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塊肌」。平常這兩條肌肉是靠一層中間的「白線」結締組織連接在一起,而在懷孕期間,為了讓腹部有足夠空間容納胎兒,這層組織會被逐漸撐開、變得鬆弛,導致兩側肌肉分離,這就叫做「腹直肌分離」。

為什麼懷孕容易導致腹直肌分離?

懷孕後期,隨著子宮擴大、胎兒成長,腹部內壓會明顯增加,加上賀爾蒙的影響讓肌肉與結締組織變得更鬆軟,這時候如果核心肌群支撐力不足、缺乏正確的肌力訓練,就很容易發生腹直肌被撐開的情況。

除了懷孕,其他容易導致腹直肌分離的因素還包括: 


  1. 懷多胞胎或胎兒較大 
  2. 第二胎、第三胎比第一胎更容易發生 
  3. 體型嬌小但肚子撐得特別大 
  4. 曾進行過不當的仰臥起坐或高強度核心訓練

腹直肌分離不僅關乎「肚子好不好看」而已,還會有些後遺症!

很多人以為腹直肌分離只是產後肚子比較難瘦而已,但其實它影響的不只是外觀。分離的肌肉會讓腹部核心支撐力降低,可能進一步造成:

除了懷孕,其他容易導致腹直肌分離的因素還包括: 

骨盆底肌無力、出現漏尿情況
  1. 下背痛、腰痠
  2. 肚子鼓脹或排便不順
  3. 消化道蠕動變慢
  4. 骨盆底肌無力、出現漏尿情況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及時處理,不僅不利於產後恢復,也可能到影響到日後長期的生活品質!

腹直肌分離如何自我檢測?有哪些症狀?

其實超過6成的產後媽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樣。最簡單的自我檢測方式,就是躺下來後觀察肚子的正中線(從胸口到下腹,經過肚臍的那條線)是否出現明顯凹陷,像是長型的小山谷。如果用手指輕按肚臍上下,發現肌肉變得鬆鬆軟軟,甚至可以感覺到兩側肌肉被推開,也代表可能有分離的狀況喔!

腹直肌分離症狀,不是只有肚子鬆而已!

腹直肌分離的外觀最明顯的,就是腹部鬆弛、肚子中線凹陷;有時因為腹壁無力支撐內臟,反而會看到肚子向外鼓起、變成一個「圓錐形」的形狀,這種情況常被稱為「媽媽肚(Mommy Pooch)」。

許多媽媽都說:「產後瘦得了臉、瘦得了手腳,就是瘦不回腰!」除了外觀問題,腹直肌分離也會帶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包括:


  1. 核心無力:彎腰抱小孩、拿東西時常常覺得使不上力。
  2. 姿勢不良: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背痛、駝背。
  3. 消化道困擾:腹直肌支撐力下降,會影響消化道蠕動,出現排便不順或脹氣。
  4. 骨盆壓力增加:部分媽媽還會合併骨盆底肌鬆弛,引發漏尿或骨盆不穩感。

想要改善這些狀況,第一步就是從認識與檢測開始,才能為後續的修復打下基礎。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腹直肌分離,也可以讓專業劉醫師幫你檢測確認喔!

腹直肌分離可以修復嗎?方法有哪些?

不少產後媽媽會有這樣的經驗:孩子健康長大了,但肚子卻始終收不回來,連咳嗽、抱小孩都會感到吃力,甚至還會漏尿、腰痠背痛。這些狀況,其實很多時候是「腹直肌分離」沒恢復好所導致的。那腹直肌分離可以修復嗎?當然可以!現在不僅有物理訓練方法,也有醫學美容與外科手術等多元選擇,可根據自身狀況與需求進行調整:


 1. 非侵入式修復利器:EMSCULPT NEO 熱磁減脂 所謂的「EMSCULPT NEO 熱磁減脂」,就是一種結合「高強度聚焦磁能(HIFEM+)」與「同步減脂電波(RF)」的科技療程,能在短時間內同時訓練肌肉與減少脂肪: 



  1. 聚焦磁能(HIFEM+):能誘發強力肌肉收縮,模擬高強度訓練效果,不需用力也能被動鍛鍊核心。特別適合沒時間運動或肌耐力較弱的產後媽媽,有助於讓分離的腹直肌逐漸合併,提升核心穩定度。
  2.  同步減脂電波(RF):能加熱脂肪層、啟動脂肪細胞凋亡,幫助縮減腹部脂肪厚度,讓凸出的「媽媽肚」變平坦。 

若為產後剛恢復、身體還沒完全回穩,加上照顧寶寶根本沒時間運動,這時候就非常適合考慮 「EMSCULPT NEO 熱磁減脂」這類非侵入性的核心強化療程。而此療程被許多專家特別推薦的原因是:它不會增加腹內壓力,不像某些運動若姿勢錯誤反而會讓分離更嚴重。 


2. 腹直肌分離修復手術 如果經過運動與非侵入性療程仍無法改善腹直肌分離,則可考慮進一步進行外科手術: 


  1. 傳統手術:結合抽脂與腹直肌縫合,有些會一併修整多餘皮膚,讓腹部緊實度更好。
  2. 內視鏡微創手術:從肚臍處進入,直接縫合中間的筋膜,傷口小、恢復期短。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手術雖能迅速讓腹直肌合併,但若想真正改善姿勢不良等長期問題,術後仍必須配合正確的核心訓練。


小筆記:手術適合每個人嗎? 對於剛生產不久的媽媽來說,恢復體力與照顧新生兒已經夠辛苦,要再動手術並不容易。加上手術需要較長的恢復期,因此多數醫師仍會建議先嘗試保守療法或非侵入式治療,等條件成熟後,再評估是否進行手術會更合適! 


參考文獻: Cell 2022;185, 949–966. Lasers Surg Med 2019;51(1): 47–53.

產後媽媽如何預防腹直肌分離? 

一、控制體重,避免腹部負擔過重 懷孕期間如果體重控制得宜,不但能避免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問題,更能減少腹部肌肉被過度拉扯的風險。無論是孕媽咪本身或寶寶體重過重,都會讓腹壁壓力大增,進而提高腹直肌分離的機率。


  1. 建議:與婦產科醫師或營養師討論適合自己的營養攝取方式,均衡補充蛋白質與纖維,避免暴飲暴食,也避免盲目節食。

二、維持良好姿勢,減少腹部壓力 懷孕中期以後,隨著肚子逐漸隆起,很容易因為疲憊而駝背、彎腰,這些姿勢都會增加腹內壓力、壓迫腹直肌。


  1. 建議: 練習挺胸縮腹的站姿與坐姿 起身時採側躺再翻身起來,不要直接彎腰 抱小孩或搬物品時,記得彎膝、用腿發力,而不是硬撐腹部

三、孕期呼吸訓練:調整用力方式很關鍵 呼吸方式也會影響腹腔壓力!許多媽媽在懷孕時不自覺用力在肚子,反而會加劇肌肉分離。


  1. 建議練習:肋骨呼吸與腹式呼吸,吸氣時擴張肋骨、讓腹部自然鼓起,吐氣時輕柔收腹,有助於穩定核心、減緩腹部撐裂壓力。 

產後儘早進行安全的核心激活訓練 生產後其實可以適度活動,並非完全不能動!其實適當的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肌肉修復,尤其對預防及修復腹直肌分離非常重要。

四、初期適合的運動包括: 

  1. 腹式呼吸:躺著深吸氣讓肚子鼓起,吐氣時收緊腹部,可強化核心控制。 
  2. 空中腳踏車:平躺踩腳踏車動作,可訓練核心與骨盆穩定度。
  3. 避免以下動作:仰臥起坐、下犬式、V字捲腹等會讓腹腔壓力上升的姿勢,反而容易讓腹直肌分離加劇。
  4. 飲食與保健不能少 腹部肌群也參與腸胃蠕動,若長期便秘或腹脹,也會造成腹部中線被間接拉扯,加重分離程度。
  5. 建議多吃: 高纖蔬果 全穀類 喝足夠水

避免: 易脹氣食物(如:豆類、汽水、炸物) 加工食品與重口味飲食 腹直肌分離不是產後才要面對的問題,而是從孕期就該開始預防。從飲食、體重管理、姿勢習慣到產後修復,都是幫助媽媽遠離「媽媽肚」的重點。記住,身體是照顧寶寶最重要的工具,給自己多一點關注,從現在開始溫柔地對待核心肌群,讓恢復更順利,也讓自己更有力量去愛與被愛。

腹直肌分離常見QA

Q1. 腹直肌分離到底會不會好呢?

會的!腹直肌分離並不是無法逆轉的狀況。只要及早發現,並開始進行溫和且正確的核心訓練,同時維持良好站姿與日常體態,就能幫助肌肉重建與回復,大多數產後媽媽都有機會恢復平坦小腹。產後自我檢查是關鍵,若懷疑有分離現象,務必儘早就醫評估,透過運動或非侵入式療法協助修復,效果通常也比延後處理來得顯著。

Q2. 腹直肌分離需要開刀嗎?

不一定需要手術! 多數腹直肌分離可透過運動、復健訓練或像 NEO 熱磁減脂 這類非侵入式療程獲得改善。只有少數嚴重情況,如腹壁明顯下垂或肚臍脫垂,才會考慮手術修補。原則是先嘗試保守治療,如無改善再進一步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手術。

Q3. 腹直肌分離明顯,還可以抱小孩嗎?

可以!只要搭配正確姿勢與動作,照顧小孩不會讓腹直肌分離惡化。建議抱孩子時,同時啟動腹部核心、注意挺背出力,避免讓腹部被動承重而凸出。從事家務或抱孩子時,可用雙手輕壓肚子或穿著束腹帶幫助支撐,減少腹內壓力,保護分離部位。

Q4. 腹直肌分離會影響性行為嗎?

有可能!由於腹壁支撐力下降,部分女性會在性行為時感到骨盆不穩定或出現壓迫不適,

其改善方式包括:


  1. 加強腹部核心與骨盆底肌訓練 
  2. 嘗試不同體位或節奏 
  3. 與伴侶溝通不適,逐步調整彼此的節奏與配合方式

Q5. 腹直肌分離只有產後才會有嗎?

雖然大多數出現在產後媽媽身上,但其實未婚女性、男性或沒有生產經驗的人也有可能因肥胖、反覆用力、運動過當、排便不順等造成腹壓過大而發生腹直肌分離。所以平時就該注意姿勢、核心訓練與腹部保護,並非只有產後婦女才需留意喔!

腹直肌分離是許多媽媽產後的常見困擾,但請放心,你並不孤單。現在已有多種治療與預防方式,無論是居家運動、醫美療程,或必要時的手術治療,都能幫助恢復自信與身形。如果你還在猶豫怎麼開始,歡迎預約宇平診所諮詢,先了解自己的腹直肌分離狀況,再選擇最符合當下生活節奏的修復方式!

推薦文章

  • 體重有瘦,可是肚子還大大的有關係嗎?

    ​其實腰圍比體重更重要喔​最近,瘦身減重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不管是自己有心、或親友催促,幾乎大家都在努力 不過最近劉醫師遇到許多患者,體重明顯下降一些,但是肚子減不下來​其實我自己快50歲了,最困擾的,也就是這個肚子,都有在跑步運動甚至游泳,但是肚皮就是一個字: 「鬆」 ​也許就這樣了吧,上
  • 如果明天一覺醒來就會中風,今天該做什麼事呢 | 宇平診所

    如果明天一覺醒來就會中風,今天該做什麼事呢
  • 定期抽血檢驗的重要性!

    曾經一位我的患者,她是一位前輩醫師的夫人,長期在我這邊追蹤心臟疾病。 也不過是例行的檢驗,偶然我發現她的白血球有下降的情況。 我請她一個月之後再追蹤,結果白血球又下降的更低了。 當初還有點懷疑是否檢驗異常,因為她完全沒有任何的症狀,連疲勞都沒有。 一週後再度檢查的結果,白血球數量下降到危險值!​我們
  • 中年發福逃得了嗎?

    ​最近有參加國中、高中或大學的同學會嗎?是否發現好多同學都多了一個小肚子呢?是不是大家都說想瘦一點,但沒辦法腰圍就一直變大呢?​美國研究發現到40歲,平均我們會增加8-10公斤的體重, 除了因為沒有時間運動,多吃美食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荷爾蒙的變化。 上了年紀荷爾蒙減少,會導致身體的脂肪過多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