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忘東忘西、反應變慢,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腦部退化了?許多人一旦發現記憶力下降,就會焦急地問:「腦部退化怎麼辦?」其實,腦部退化並非老年人的專利,長期壓力、睡眠不足、不良飲食習慣,都可能讓大腦提早亮紅燈。接下來,就讓醫師來和大家深入說明腦部退化警訊,並分享有效的保養方法,就有機會維持腦部活力!
隨著醫學進步與營養改善,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身邊的高齡長輩也愈來愈多。然而,活得久不一定就代表活得健康。尤其是大腦功能的退化,往往比身體衰老來得更快。當腦部功能下降,帶來的認知障礙,不僅影響本人生活,更成為家庭與社會的沉重負擔。故當腦部出現以下常見的症狀,就代表著要特別留意是否有腦部退化的問題:
目前評估腦部退化的工具很多,最簡單的檢測方式,是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判斷依據。可由家人或醫療人員協助,對照現在與過去的狀況,例如:
總共8題,只要有2題出現異常,就建議儘快就醫,由專業醫師進一步評估,並安排藥物或生活協助。此外,也有其他檢查方式可輔助診斷:
腦部退化的原因與衍生疾病多達十種以上,其中在國人中最常見的,包含 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巴金森氏症與水腦症。接下來,就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常見疾病的好發族群、病因、症狀與影響。
STEP1. 輕度退化期:最明顯的變化是記憶力開始下滑,患者容易忘記事情與人名,也可能出現偶爾迷路或講過的話重複說的情況。且工作效率變差、做事反應變慢,甚至常常漏掉重要細節。這時候多數患者還能維持日常生活自理,但親友常會察覺「他好像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是最適合早期診斷與介入的黃金時期。
STEP2. 中度退化期:記憶缺失的情況會變得更加明顯,患者可能會分不清楚現在是早上還是晚上,也容易搞混日期、地點與人物。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也會退化,對話變得吃力或難以清楚表達事情原委。日常生活出現明顯障礙,像是煮飯、穿衣、洗澡等都需要家人協助。這時期常是家屬照護壓力開始加重的時候,需及早規劃相關支援系統。
STEP3. 重度退化期:患者幾乎無法辨識親人與熟悉的環境,語言溝通能力大幅喪失,日常生活完全無法自理,連如廁、進食、翻身都需他人協助。行動力下降,多數患者會逐漸臥床,對外界刺激反應變弱,情感表現也變得冷漠而安靜。此階段需要的是全天候照護,並搭配醫療、營養、復健治療與心理支持,才能讓患者獲得尊嚴且安穩的照顧。
對於許多人擔心的「腦部退化怎麼辦?」其實目前醫界已經有多項治療方式,雖然無法根治,但透過藥物、循環改善、情緒管理與生活照顧,確實能有效減緩退化速度、改善症狀、維持生活品質。要記住,腦部退化的治療重點不在於「治好」,而是在於「讓病情穩定、減少衝擊」。
治療手段1. 從神經傳導物質著手
腦部退化患者可透過膽鹼酶抑制劑來提升乙醯膽鹼濃度,這種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於強化大腦認知功能,對於記憶、專注力與生活功能都有幫助。另一類藥物是NMDA受體阻斷劑,可以保護神經元、避免過度興奮所造成的損傷,進而減少症狀惡化。若患者出現焦慮、幻覺、暴躁等行為問題,也可配合身心科醫師開立適量的情緒穩定藥物,幫助情緒平穩,減少照護壓力。
治療手段2. 從血流循環與慢性病控制著手
血管性失智症的治療核心在於維持腦部血流通暢與穩定血壓。臨床常用藥物包括:
抗血小板製劑或抗凝血劑:預防血栓形成
腦循環促進劑:提升腦血流、改善供氧
慢性病控制:穩定血壓、血糖與膽固醇,避免血管進一步狹窄或硬化
此外,近年研究顯示,體外反搏治療(EECP)能提升腦部血流,對中風後認知功能恢復或慢性缺血型退化,都有正面效果。特別是針對醫學影像尚無法辨識的「微血管病變」,EECP 可作為輔助療法,對「原因不明」的腦部退化也有機會產生改善反應。
治療手段3. 心理支持與生活照顧同樣重要
除了藥物與循環改善,心理與社會支持同樣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穩定的陪伴能減少患者焦慮與混亂,良好的溝通與互動,也能延緩行為失控與社交退縮的發展。而在生活層面,妥善的照顧,包括:口腔清潔、防止褥瘡、協助進食與如廁等,也都會直接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
雖然腦部退化無法完全預防,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能被動接受。其實,只要日常生活中做好保健,延緩腦部功能退化、活化思考能力還是有機會做到的。許多年長者透過規律的作息與積極生活態度,依然能活得有精神、頭腦靈光。
建議平常要多參與社區課程、閱讀、學新技能、玩數獨或寫數學題,甚至日常打牌、下棋、玩益智遊戲,都能有效刺激腦部神經連結,延緩退化速度。千萬不要退休後就讓大腦處於「待機模式」,終身學習才是聰明到老的關鍵!
另外,也建議每週進行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的中等強度運動,就能帶來顯著幫助。亦可透過多和親朋好友聊天、聚會、參與社區活動,不僅能減少孤單與憂鬱,也能透過對話訓練語言與思考能力,讓大腦持續保持靈活。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引起腦血管病變與認知退化的高危因素,因此應透過規律用藥與飲食控制來管理。建議多吃富含抗氧化與膳食纖維的蔬果、全穀、堅果,減少油炸、高鹽與過多糖分的攝取,也應避免吸菸與過度飲酒。另外,跌倒或撞擊等意外會增加慢性腦損傷的風險,因此在居家環境中做好預防措施,例如:安裝防滑設備、夜間照明、清除障礙物等,都是保護自己的小細節。
推薦文章
失眠、睡太少、睡不飽,都可能會讓您變胖的 | 宇平診所
地中海貧血
如果您的血壓藥吃上癮的話,那藥怎麼還沒吃完呢?
妳為了失眠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 | 宇平診所
門診時間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休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