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E

心臟管家

心肌橋,我的心裡有座橋? | 宇平診所

一位50歲的男性病人,因為心臟檢查顯示有明顯缺氧,所以住院接受了心導管手術,檢查之後醫生說沒有顯著的血管栓塞或是狹窄,只發現他有「心肌橋」,之後就安排病人出院追蹤了。但是因為病患還是有反覆的心絞痛,所以病患又去看了第二位心臟科醫生,結果醫生也認為血管攝影檢查沒什麼大礙,覺得根本不用吃藥治療,但是他運動的時候就會反覆心臟疼痛,而且常常痛到必須停止身體的活動,讓他非常擔心

「心肌橋」這個名字很有趣,但是也讓病患非常的困擾,為什麼心裡會有一座橋呢? 心肌橋是人體心臟裡面的結構異常,原本我們的冠狀動脈應該走在心臟的表面,但是患者的冠狀動脈比較深,走在心臟肌肉裡面,被心臟的肌肉覆蓋在上面,因此影響到冠狀動脈的血流輸送。 因為像是一座橋蓋在一條動脈形成的小溪流上面,蓋在上面的心臟肌肉就稱之為「心肌橋」。 在血管攝影的時候,會看到冠狀動脈隨著心跳而被心臟肌肉一下一下的擠壓,稱之為「擠奶」現象(coronary milking effect )。

冠狀動脈負責心臟本身的血液供應,所以當患者需要增加心臟收縮力的時候,例如激烈運動或是情緒變化等,心肌橋就會影響到心臟的血流,造成心臟缺氧的情況。通常這也會引起胸口悶、心絞痛的症狀,患者的感覺和用儀器檢查心臟血流供應下降的情況,跟一般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造成的狹窄是非常類似的。

早期認為心肌橋是良性的病灶,很少會發生心肌梗塞的情況,通常病患休息就會得到症狀的改善;但近年發現,心肌橋容易造成不穩定心絞痛和運動時心律不整,另外,心肌橋附近也比較會有粥狀硬化的病灶產生。

目前醫師認為,如果沒有症狀的心肌橋是不用治療的,不過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不要抽煙,避免未來產生血管嚴重的病灶;對有症狀的心肌橋,可以用藥物治療,如果藥物治療無效,持續胸悶或胸痛很厲害,造成工作或是運動受到限制,也有手術的治療方法。心臟外科醫師可以用開心手術的方式,把橫跨在冠狀動脈上面的心臟肌肉切除,讓冠狀動脈不再受到擠壓,美國史丹佛大學是這方面治療的翹楚 心臟內科醫師也正研究使用心導管的方式,在冠狀動脈裡面放置塗藥支架,對抗心肌橋的壓迫、提升血管內的血流,減少心臟缺氧的狀況。

心肌橋或是冠狀動脈的擠奶現象,造成很多病患的痛苦,但是隨著檢查和治療的方法越來越多,希望未來能幫助更多的患者,恢復正常健康的生活

#心肌橋
#擠奶現象

文獻參考:
https://lihi1.com/hsMM4 (J Am Coll Cardiol. 2021)
https://lihi1.com/yHTKl (Stanfordhealthcare)

推薦文章

  • 體檢報告說我有三尖瓣閉鎖不全怎麼辦呢?​ | 宇平診所

    一位46歲的女性來看診,她的體檢報告突然發現有輕度的三尖瓣閉鎖不全,讓她非常緊張
  • 陣發性心房震動要吃抗凝血劑多久呢?

    「醫生,我已經半年沒有心臟亂跳了,請問可以不用吃藥了嗎?」​這是很困難的問題,陣發性心房顫動如果沒有發作的時候,患者完全和正常人一樣,甚至心臟檢查也都不會有異常; 不過一旦發作起來,除了造成心跳加速、胸悶不舒服以外,心房內的紊亂血流,容易引發血栓產生。 心臟的血栓會隨著血流循環全身,到了腦部阻塞血管
  • OMG有一半的心臟衰竭患者缺少鐵~~而且很多都沒有被治療​ | 宇平診所

    從去年開始,歐洲和美國的心臟醫學會都開始提醒補充鐵質的重要性: 因為研究發現,在穩定的心臟衰竭患者中,有將近一半會併發缺鐵(Iron Deficiency)的情況,急性心臟衰竭的患者則高達七成。 和過去的醫療觀念不同,這樣的缺鐵不一定會導致貧血發生,如果沒有特別檢查,往往不會被發現,而疏於治療。​
  • 為什麼心肌梗塞總是突發

    每次新聞報導又有病患因為心臟病發作而過世,總是讓大家心驚膽跳的,但為什麼心臟病總是那麼突然呢?​研究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之前是完全沒有症狀的 這真的是所謂「晴天霹靂」,也就是完全好好的人,突然心臟病就發作在自己身上,然後可能當場、或幾小時內就離開人間,這可是比癌症和新冠肺炎還要快速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