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看診進度
即時看診進度
INTRODUCE

醫學博采

COVID-19染疫之後腦霧怎麼辦呢? | 宇平診所

如果像劉醫師一樣常常念醫學論文念到霧煞煞,那沒關係,不過如果您是電腦工程師、外科醫師、或是股票分析員,腦霧可能就是一個困擾的事情

「腦霧」指的是我們思緒不清楚、腦筋迷迷糊糊、或是有點恍神的情況;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種感覺,尤其是剛感冒之後、熬夜工作、或者有時差的時候,但是對於新冠肺炎的患者而言,如果康復很久了,完全沒有呼吸道的症狀,還是覺得腦袋不清楚,就會令人擔心了。

新冠病毒會直接造成腦部的發炎和微血管缺氧,染疫後的長期疲勞、痠痛、呼吸喘,也可能造成腦功能下降;最常見的就是記憶力衰退、認知功能下降和思緒混亂的情況。 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顯示,有些患者的腦部甚至會產生類似阿茲海默症的變化,令人擔心是否會有慢性的後遺症。

目前對於COVID-19如染之後的腦霧沒有好的治療方法,醫師建議大家多做有氧運動請不要覺得這是老生常談,因為COVID-19病毒可能會造成交感神經失調,有氧運動可以提昇交感神經的穩定性,也可以促進循環和代謝,國外已經有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可以加速腦霧恢復。

另外要早睡早起,規律的生活: 熬夜絕對會讓腦子更霧茫茫 多吃健康的食物,橄欖油、魚肉、青菜水果都對腦部健康有益;避免喝酒和使用鎮定劑,都可以減少我們腦袋的不清楚。 聯絡朋友、進行社交活動多聊天,有助於我們的認知功能恢復;玩一些簡單的桌上遊戲、記憶遊戲,或是猜謎遊戲,可以幫忙我們的記憶力恢復。

腦霧還沒散去的時候,請大家要多休息,避免壓力過大的作業,如果生活中遭遇困難的時候,避免卡在同一件事中太久,可以交替一下手邊的工作,或是把該做的事情分段處理,減少情緒的壓力。

目前確定新冠肺炎染疫的患者有一定的比例會產生腦霧的情況,不過如何治療和長期的預後及併發症,我們還不清楚,需要患者和醫生一起來努力,希望讓大家可以及早恢復正常生活。

#新冠肺炎的後遺症
#腦霧怎麼辦

圖片引用自:https://jamanetwork.com/....../jam....../fullarticle/2778090

推薦文章

  • PM2.5空氣污染與心血管疾病 | 宇平診所

    目前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空氣污染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 韓國排名第一的國立首爾大學,今年剛發表在首爾市追蹤13萬人長達七年的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PM2.5的空氣污染下會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與死亡的機會達30%以上。 研究還發現,僅僅是在首爾市內,只因為住的區域不同,空氣中就會有不同的P
  • 腰圍超過100 讓糖尿病危機增加5倍

    腰圍超過 讓您糖尿病危機增5倍​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得糖尿病,甚至覺得自己吃得不甜呀其實問題在肚子老是坐著、運動不足、飲食習慣不好、還有超過40歲的人,常常會有個小肚子。以前我們覺得沒有什麼,但現在發現腹腔裡面的油脂是糖尿病的元凶! 而且您摸得到的鬆軟肚皮是皮下脂肪,真的造成危害的是摸不到的深
  • 請問我尿酸高要吃藥嗎? | 宇平診所

    在以前,痛風是很神秘的疾病,又被稱為帝王的病! 但是在醫學發達的今天,痛風早已經不再是無法理解的疾病。 痛風主要是因為人體內的尿酸過高,造成痛風結晶沉澱在我們的關節裡面,造成關節炎急性發作,往往造成無法忍受的劇痛! 但只要我們能夠把血中尿酸值降到正常範圍之內,痛風是不太容易會發作的。 像劉醫師的父
  • 怎麼前輩醫生們都開始研究抗老化了呢?

    最近發現我的前輩們,不論是心臟科、內科、骨外科、更不論是皮膚醫美科的大師們都開始研究老化的機轉與治療​幾十年前醫學最熱門的是婦產科小兒科、後來是心臟科癌症科、現在則是70~80歲以上的高齡科學 原因很多,除了社會的演進和患者的需要以外,我想很重要的驅動力是「未知?」​雖然高齡衰老好像覺得是老掉牙的話

門診時間

早 8:00-12:00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午 15:00-18: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晚 18:00-20:00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劉中平

劉中平

劉中平李幸容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