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四分之一的心臟衰竭患者併發憂鬱症的情況,比癌症的患者還容易情緒低落,放棄治療長時間呼吸喘、行動不便、哪裡也不想去,心臟衰竭不像癌症有明確的病灶和治療指標,心臟衰竭的患者就是「喘」一個字,常常說出口的是三個字:「沒辦法」 往往被親朋好友誤認為是不合群,不願意配合家族的活動。時間久了,照
醫學治療需要臨床驗證,在國外有效的治療方法,在台灣不一定能發揮效果,所以我們還蠻喜歡看到本土的研究報告。台大醫院李啟明教授發表在2006年國際期刊Cardiology的論文顯示,EECP體外反搏治療,可以提升患者的心室功能,而且效果可以持續六個月之久。心臟衰竭的患者非常脆弱,要做研究很不容易,台
醫學進展總是超過人類甚至醫生的想像力 以前誰想得到心絞痛可以拿小管子去通一通,還可以放鐵架進去治療呢?還記得減肥手術剛問世的時候,其實我們內科是蠻擔心風險的,這樣肥胖的病人突然迅速減少體重,會不會造成代謝失調危及生命呢? 結果20年後累積將近50個重要研究發現,手術減肥比一般減肥可以達成更好的心
一位中年的女性患者,是第三次回診了,一進診間就大聲地說:「啊我怎麼還沒有好?」劉醫師也緊張一下,怎麼看了三次還沒有好呢? 結果細看一下,上次門診是一個月前,再上一次則是半年前,每次都只有開了三天的藥,後來就沒有回診了。「請問您有吃藥嗎?」「我有把你的藥拿來吃啊,而且我這幾天都有吃,還是沒有好」「
中秋佳節 月圓人團圓,滿月在東方一直是幸福的表示充滿了浪漫的想像。 不過在西方,狼人吸血鬼恐怖故事常常喜歡利用月圓之夜來作怪,醫學界也持續關心月相盈虧與失眠焦慮情緒狀態的關係。那心血管疾病呢? 會不會受到月圓的影響呢? 北歐四個國家將近3千名患者的研究顯示,主動脈剝離似乎在月圓時會增加發生的危險
左心室收縮分率(LVEF)的迷思「醫生,為什麼我的左心室收縮率正常,但還是會喘呢?」長期以來,我們使用心臟超音波量測的左心室收縮分率(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來評估心臟的功能,也用來診斷是否有心臟衰竭。 最近醫生們發現,許多患者的症狀與左
一位50出頭的男性來看我的門診,半年內發生了兩次昏倒,都是在上廁所之後,突然頭暈失去意識在廁所裡面。 家人立刻送他去急診,不過醒來之後身體也沒有什麼異常的情況,急診室醫師建議他去心臟科檢查,但是心臟功能完全正常,就連24小時心臟記錄器也都沒有特別的變化。 他很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再發生意外。昏
今年的夏天特別熱 讓人常想吃個冰降降溫,消一下暑氣不過熱歸熱,吃冰的時候也要小心,最近不少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吃冰太多,可能會引發心律不整 臨床上也發現今年夏天的心律不整患者有增加的情況真的嗎,會不會又在危言聳聽了? 而且劉醫師不是一向主張心臟病人可以吃冰的嗎? 對啊,對啊,亞洲傳統觀念認為吃食物
很多人緊張的時候會心跳快,包括劉醫師自己,上電視面對鏡頭講話的時候也會心跳加速,砰砰跳不停這是因為緊張的時候,我們的交感神經會興奮,會導致心跳加速、呼吸變喘、腸胃蠕動變慢、甚至肌肉緊繃,雙手顫抖的情況。 對身體而言,這是提高生理的活性,讓我們可以面對外來的刺激與危機的情況,是自我保護的機轉。 然而
在醫學統計上,男性罹患心臟疾病的機會大,在日常的新聞報導,也常常是看到男性爆發心肌梗塞的事件比較多,所以偶爾會讓我們忽略了女性心臟病的危險其實在台灣,心臟疾病長期是女性死亡原因的第二名,在美國,更是高居排行榜第一位 在國人日益西化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之下,心臟疾病成為第一名的致命原因,也是可以預期。
心臟病患坐飛機該知道什麼呢為了心臟開刀之後的出國旅行,這對夫婦在我面前吵了起來先生很想要出國旅遊,但是太太擔憂他心臟病復發,希望我勸阻一下心臟開刀之後什麼時候才能坐飛機呢?我能飛嗎?心臟病穩定沒有症狀就可以飛心肌梗塞兩週後無症狀可以飛裝支架或繞道手術10天後可以飛心臟衰竭的患者有可能需要使用氧氣飛行
「醫生,我應該不是心絞痛」「您描述的症狀完全符合心絞痛的標準呀!」「你不是說我的心電圖正常,抽血數值也沒有上升嗎?」可是,心絞痛的患者在沒發作的時候本來心電圖就不會有什麼異常的呀 很多患者會困擾 為什麼看醫生的時候,心電圖、X光片、抽血的檢驗數值都正常,但是醫生判斷他是「心絞痛」,甚至直接宣告他有
一位50歲的男性來我們診所看診,走路會喘,但已經在好多醫院檢查沒有問題,心臟收縮分率正常,冠狀動脈也沒有狹窄的問題。 他只不過有高血壓和輕度的肥胖而已。 然而,經過詳細的病史與身體檢查後,我們判斷他有心臟衰竭的問題,是所謂的「收縮分率正常的心臟衰竭」(HFpEF)。真是奇特又拗口的病例呀,但其實一
一直以來,心臟病患者要每天吃藥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最近很多患者質疑長期用藥的問題,仔細想想好像大家也有道理癌症治療成功之後就不用再使用化療的藥物骨科開刀成功之後就不用再吃止痛藥物情緒問題處理好就不用再服用安眠藥那為什麼心臟裡面都放好支架手術成功了還要吃藥呢?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在2023年發表
今天一位阿嬤來看門診,絮絮叨叨地要求把這個藥物和那個藥物停掉,說自己好很多了,尤其是那個膽固醇的藥,她都只有吃半顆接著進來一位中年男性,這次來看抽血檢驗報告,我們發現他的血脂肪飆升好多,但不是每天都有開立膽固醇的藥物服用嗎? 他笑笑地告訴我,最近吃比較清淡,就把膽固醇的藥物減少下來,一週只有吃一兩
很多人都愛喝咖啡,很多醫生也愛喝咖啡,不過很多醫生也愛勸大家不要喝咖啡,到底咖啡能不能喝呢?喝咖啡心臟容易碰碰跳,會睡不好,這是大家都感覺得到的,但咖啡到底會不會傷身體呢?依照2018年美國心臟學會的報告:咖啡對心臟是無害的 但是2023年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喝咖啡雖然不會
在心臟受損的時候,保護心臟細胞,盡快恢復心臟功能是治療的關鍵。 近來我們發現除了藥物以外,人體細胞本身就有一些很好的物質,可以產生療效。外泌體是細胞分泌出來的一些小囊泡,裡面充滿了細胞內的蛋白質、基因物質與營養成分。 哈佛大學的學者利用人體的外泌體進行心臟細胞保護的研究,證實在受到傷害的心臟細胞,
才出院四天就來我這邊看診,這位40出頭的患者,一臉驚慌的樣子,說話斷斷續續的,上氣不接下氣他在一個月內,連續兩次心肌梗塞發作,兩次都做了緊急的心導管手術,第二次手術後產生嚴重休克,住進加護病房使用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來穩住血壓,住了七天才
心臟的治療有個關鍵很難突破,就是成人心臟細胞幾乎無法再生,一旦發生心臟的傷害,包括心肌炎、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受傷壞死的細胞無法恢復,就只能仰賴殘餘存活的細胞苦苦支撐心臟功能,醫師再利用藥物和儀器來改善身體的循環。幹細胞療法一直是我們醫療界的期待,但是倫理、法規、技術上都還有許多癥結,無法實行。
一位80歲的老先生之前因為心臟衰竭來求診,服用利尿劑之後,家人覺得他水腫消失也比較不喘了,但是覺得他越來越愛睡覺,白天也常常睡個不停。「還好吧,老人家不是累了就會想睡嗎?」「這次不一樣,隨時都在打瞌睡,只要一分鐘不講話就會睡著,而且食欲變得很差!」這激起了我們的警覺心,安排病患抽血檢查,果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