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在住院醫師訓練的時候,曾經有一個月我在台大心臟加護病房輪值,我們照顧的患者都有非常嚴重的疾病,身上插滿了管路,意識常常是半昏迷的狀況。 我們住院醫師每天早上七點以前要到達病房,開始研究病患狀況、和主治醫師討論開會、幫病患檢查治療、安排患者轉進轉出,通常下班都是晚上八點之後的事情。 護理師的
其實,「高敏感是種天賦」是一本書,當年出版,不知道拯救了多少顆脆弱的心靈 心臟科的患者,有許多是高敏感體質,容易心慌、容易緊張,容易被環境影響,不管是天氣、工作壓力、人際關係,都可能造成身體的不舒服。 有時候是影響到心臟,有時候影響到腸胃,有時候影響到睡眠,有時候就是說不出來的全身不舒服。
一位中年男性帶他高齡90歲的家屬來看診,才剛從醫學中心的心臟加護病房出院兩天,劉醫師特別詢問他為什麼不回原來醫院的門診追蹤? 他覺得那邊的照顧不體貼,所以希望來我們診所治療。 兩次門診之後,病人的症狀逐漸改善,於是患者的家屬對我提出一些針對收費以及看診制度的建議和指教。 當然我有回答說因為心臟
身為同世代兩個孩子的醫生爸爸,一直覺得自己好像該說幾句話,但又覺得怎麼說都不適合,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年輕醫師有非常沈重的社會壓力,但: 「體罰」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暴力」一定要被制止 而我何其幸運,有太太的付出和長輩的協助,及兩位天性乖巧的孩子,在我成為父親的15年間,我從沒有打過小孩,連手心
這兩天有位患者的女兒找我,特別拜託我給他七十多歲的老父親打個電話,因為她父親幾個月前去其他醫院接受了心臟手術治療,之後還是有一些不舒服,沒辦法緩解,但他又不好意思再回我的診所看診,覺得會對我不好意思我跟他說:「哪裡有什麼不好意思,醫生沒有什麼面子的問題呀」 身為醫生,面子一直都不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您現在能讀這篇文章,表示您不是那辛苦的1%: 雖然經過多年的普及教育努力,台灣的不識字率還是接近1%,女性的不識字率遠高於男性,接近1.5%!劉醫師會發現這個情況,是因為幾乎每個禮拜都會有門診的病人告訴我:「他/她不識字!」 從小接受菁英教育栽培的我,沒想過也沒辦法體會不識字的感受,醫學系
一位老師因為心臟最近不舒服,來看過幾次門診。 追根究底發現,她的症狀有一部分跟學生以及學生的家長有關係。 最近的學生不好教,尤其她總是帶到狀況比較多的班級,家長們又不是很體諒,讓她非常的受挫。 我與她分享了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感覺自己進入國中開始叛逆之後,就幾乎沒有在好好上課。 考試都是靠自己
為了我們家冷氣的噪音問題,師傅來了兩次,總算這一次找到原因,用了許多的變通方法,讓噪音減少了些。 處理好之後,經驗老到的師傅忍不住嘆氣說,這真是我第一次遇到這麼特殊的案例突然之間,覺得這句話好熟悉,偶爾遇到非常困難棘手的患者,如果又是沒有碰過的情況,難免我也會脫口而出:「這真是我遇過第一次遇到這樣的
讓您81歲還能選總統其實美國總統拜登也有心臟病最近進行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引發許多討論,兩位世界級的政治人物各有支持的聲音 不過鑽研高齡醫師的我,有興趣的是81歲的拜登總統和78歲的川普前總統,竟然都可以站得直挺挺 完成90分鐘的辯論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情,請您觀察身邊超過80歲的長者,有哪一位能夠站立超
學校老師每天都看到學生,可以觀察孩子的狀況每天調整 每天訓誨體育教練每週可以看到運動員好幾次,可以密切追蹤體能的變化房屋修繕的師傅也是每天到場,觀察裝潢結構的恢復情形只有診所醫師好像不能常常看到病人,也許是大家都害怕進到醫療院所,或是擔心醫生愛賺掛號費,每次希望病人早點回診,幾乎都被拒絕大家都
一位70歲的婆婆看我的門診三次了,一切有了進步,不過今天有點緊張,因為從來沒到過我們診所的女兒來陪診了看得出來媽媽把女兒教育的很好,一身專業套裝,頭髮妝容打扮精緻,在今天上班日有非常銳利的眼神「醫生我要跟你說,我媽媽很多都沒有告訴你喔。」「我媽媽平常都不是這個樣子的⋯⋯」「媽你怎麼這個也沒告訴
超過40歲之後,我開始發現自己的指甲生長變慢了劉醫師去查找醫學文章,還真的有研究證明人類的指甲生長隨年紀增加而變慢。所以這就是開始老了吧,什麼都變慢消化變慢動作變慢思考也變慢了所以傷口的癒合也會變慢,感冒的康復也會變慢,心臟的進步也會變慢那也沒什麼不好,就慢慢來吧,只是別失去耐心,透過醫生的幫忙
老婆婆一進診間就一直說一直說,從腰酸背痛、到消化不好便秘、睡不好頭暈暈,說到她的女兒都開始勸她:「醫生是看心臟的啦」不過老婆婆不服氣,她說: 我就是要跟他講一下啊⋯⋯⋯其實老人家一整天都在家裡,沒什麼人可以說話聊天,也不好意思把全身的不舒服告訴家人,怕家人嫌他們煩,難得一個月來看到醫生一次,當然